邁向持續發展 追求醫療卓越

高拔陞醫生 | 2024-05-17

香港已走出疫情陰霾而完全復常。然而,隨着人口結構轉變和慢性疾病普遍導致服務需求日增,醫療行業面臨前所未見的壓力。

醫院管理局將加快推動公營醫療系統的長遠持續發展,同時堅守為香港市民提供可負擔的優質醫療服務之承諾。

醫療發展日新月異,未來服務模式也面臨重大轉變。我們深明必須提升硬件設施以擴大服務容量;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新一代富有活力的工作團隊、以基層醫療及病人自強為重心重整服務模式,以及應用大數據、先進科技和人工智能提升治療效果和運作效率。

醫院管理局正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推動本港公營醫療服務持續發展。圖為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於2024醫管局研討大會發表主題演講。(醫管局圖片)

人才是醫療服務核心,醫管局目前有超過90000名員工,一直透過多管齊下的人力資源策略,包括長遠人手規劃、不同的僱傭方案、改善晉升前景、提供發展和培訓機會等,來強化現有醫療團隊,亦不斷從本地及境外吸納新晉人才。我們早前主動到海外招攬非本地培訓醫生,向他們宣傳介紹來港工作的不同註冊途徑,反應讓人欣喜。

2024醫管局研討大會,於昨天(5月16日)開幕。(醫管局圖片)

為了有效羅致人才,去年12月成立醫管局環球醫療人才招聘中心,統籌不同地方醫療人員的招聘工作及交流計劃。我們在招募非本地培訓醫生的成功基礎上,進一步招攬其他合適的非本地培訓醫護人才,包括護士和專職醫療人員等,並由指定團隊提供一站式服務和全面諮詢,確保過程順利。

人才交流
醫管局早前亦推出「環球醫療人才滙聚計劃」,為非本地培訓醫生提供中期交流機會,目前有超過3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透過有關計劃來港交流,他們可藉此機會接觸最先進的醫療科技和累積科研經驗。此外,過去一年約100名來自內地的醫生、護士、放射師和中醫師經「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來港。這項計劃於早前已進入第二階段,再有約100名廣東省醫護人員陸續分批抵港。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人才交流計劃,推展至內地及全球更多地區和城市,覆蓋更加多醫療專業領域。

醫管局將繼續從本地及外地招攬醫療人才,同時持續推展「大灣區醫療人才交流計劃」等不同項目,以提升整體醫療水平。(醫管局圖片)

為應對未來服務需求,我們也推行醫院發展計劃將醫院設施現代化。在特區政府支持下,醫管局現正如火如荼地推行涉資約2000億元的第一個醫院發展計劃,合共可增加約6000個醫院床位和90個手術室。同時,正就預算約2700億元的第二個醫院發展計劃進行規劃。

醫管局一直在發展醫療設施時積極採納先進資訊科技、數碼科技和人工智能基建,以便提供智慧醫療和提升生產力。其中一個成功範例是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使病人醫療體驗大幅改善。HA Go的遙距醫療功能讓病人在醫院以外仍可接受服務,並有助病人自我管理健康。使用者可透過HA Go查詢醫院或診所預約情況、支付醫管局醫藥費用、預約普通科門診及專科門診新症服務、查看化驗報告結果和藥物資訊,以及跟隨處方進行復康運動。現時HA Go已逾250萬名登記用戶,令病患可更便捷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與此同時,醫管局積極推動中西醫協作的發展。一直以來,中醫是香港醫療系統其中一環,更在抗疫期間發揮重要作用,替確診新冠的病人提供專業服務。

為配合政府進一步推動中西醫協作的策略,醫管局於去年初把中西醫協作服務常規化,並擴展至7個醫院聯網轄下26間公立醫院,指定服務點亦由原本8個增加至53個,在有關服務框架下,由中醫師與西醫共同就選定病種制訂臨床治療方案,一同評估個別住院病人是否適合接受中醫治療,並參與巡房和會診。為增強協作,中醫師可以經醫管局的臨床管理系統查看病人的臨床紀錄並記錄中醫臨床資料。

總括而言,醫管局正實行多方面策略,推動醫療服務的長遠持續發展,以守護民康,並會不斷設法提升運作表現和效率,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我們正着力推動未來的醫療轉型,由服務提供者為本到病人為本、由傳統運作到智慧數碼化,也由醫院範圍以內伸延到醫院以外。在醫管局同仁的堅毅決心和社會的支持鞭策下,定能不負使命,為公營醫療持續發展,塑造光輝未來。

撰文 : 高拔陞醫生_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

[信健康] 公私型醫療持續發展,醫療服務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