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鎂光燈
早前中學文憑試放榜,新出爐的狀元們大都表示計劃入讀醫學院,日後希望成為醫生,利用所學去幫助和提供支援給病人云云。當聽到這群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年輕人心志,筆者回想過去18年的行醫經歷,不禁再思考「做醫生」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呢?
在劇集裏,醫生們並非在急症室搶救生命,就是在手術枱上完成一次又一次複雜艱難的手術;每天的工作都充滿挑戰和意義。
然而事實是:醫生從來不是活在鎂光燈下的劇集主角。
如果急症室裏,處理的只是不同原因來取病假的「病人」,或半夜因便秘來急症室求醫的長者;又如果你想站在手術枱上,不過分配給你的,只有術前一大堆預備工作(由手術次序的調配、化驗報告至同意書等),最終手術卻由一位什麼都沒做的新晉醫生作主刀。
或者當你一心想怎樣可做得好一點,在背後默默安排,換來卻是病人甚至同事的不諒解和投訴。又或因為「要縮短非急症病人的輪候時間」,門診名額由100個加至150個,每位病人進入診症室,醫生要用最快方法完成診症並再叫下一位。病人等久了,醫生沒時間多說(或說得太累了),便遭破口大罵。這些「醫生的日常」是職責、本份,不刺激,不討好,更沒有光環。你還願意踏上這條路嗎?
小伙子們,這篇文章並非要嚇退你們,相反筆者很感謝你們願意選擇作醫生。可是,作一位「好醫生」並沒評分標準,是每個醫生畢生都需要學習的功課。如果日後的醫生生涯沒如電視劇般精采,沒有光環和讚賞,只有排山倒海又沉悶的文件工作,或只有因苦苦等候而失去耐性的病人投訴,希望你們不要忘記想做醫生的初心。
作者為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分享醫生生涯點滴,專科資訊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