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斷2秒間
今屆巴黎奧運會最讓香港人振奮的兩位運動員,當然是微笑劍后江旻憓和劍神張家朗。他們各自的決賽真讓人透不過氣,因為兩者都在一度落後之下,施展逆轉勝的才華,皆巧合地贏在最後「決一劍」。
不少讀者詢問筆者能不能用有趣的心理學解釋他們逆轉勝的竅門?
《決斷2秒間》作者葛拉威爾在書中描述人類有一種直覺判斷力,即人們有一不自覺地瞬間判斷與快速認知的方式,作者稱之為「薄片擷取」(thin-slicing)。所謂「薄片擷取」,指每個人在頭一次見面,都會很快根據一些蛛絲馬跡向對方下判斷。葛拉威爾認為「生活當中壓力沉重的時刻,我們的瞬間判斷與第一印象,是幫助理解周遭更好的證據。」
葛拉威爾描述2秒鐘內做出的直覺決斷,其實是經年累月累積的成果。「薄片擷取」這種判斷力來自潛意識層次,只憑藉些微的「經驗薄片」,就能夠掌握情景與行為的模式。
我們的潛意識就如一部超級電腦,它會進行高度運算和分析,而意識未必能察覺到這深層的運作。
然而,葛拉威爾也指出利用潛意識做決定並非總是正確,因為我們的心理會在不知不覺中被不同場景、情緒或暗示所影響而產生偏誤。那麼怎樣才能準確地運用直覺判斷力?
葛拉威爾認為,只要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這樣「薄片擷取」就不會受外來因素所影響,並得出快而準的決定。江旻憓和張家朗都是獨當一面的運動員,他們身經百戰,面對過不同對手,潛意識內擁有大量數據和經驗。因此當他們揮出最後勝利一劍的那一刻,或許在這電光石火的2秒間,他們準確的直覺判斷就是逆轉勝奪金關鍵!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捍衞健康非難事,健康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