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毒未清 慎防攻心 治長新冠 注重祛濕

新冠疫情後,因心律不整求診的患者明顯增加,其中部分病例可能與「長新冠」有關。這類患者以女性居多,主要表現為心跳過快和心跳不規則,年齡分布從青少年至老年人不等,而其他長新冠症狀,如腦霧、嗅覺或味覺喪失等,則未表現出顯著性別差異。若出現心跳過快、心律不規則跳動而找不到明確原因,或醫生認為與長新冠有關,強烈建議嘗試中醫藥祛濕治療。
與長新冠有關的心律失常,採用中醫藥治療效果顯著。若在發病半年內開始治療,多數患者只須數日便能改善症狀;病程超過一年者,療程則相對較長,情況類似中風或神經受損康復過程,可見治療存在「黃金期」,愈早介入,效果愈好,預後愈佳。部分患者再次感染新冠,心律不整可能復發,但再一次接受中醫治療,仍能治癒。
我曾診治一位90多歲長者,她因氣喘入院,出院後靜臥時心率仍超過每分鐘120次,出院醫囑為長期臥床休養,由於長期臥床導致腰痛,她前來就診。經中藥治療,其病情迅速改善,一周後心率恢復正常,日常生活能力也得以恢復。
根據臨床觀察,療效不僅與病程有關,也與年齡相關。通常21歲以下青少年患者起效較慢,治療周期往往需一年以上才能徹底康復;而發病半年內的成人患者,一般在兩個月左右可治癒,療程差異明顯。
心跳過快的患者,在上樓梯、爬坡時會感到胸悶、氣短、乏力甚至頭暈。部分心跳不規則的患者儘管心跳已很亂,卻沒有自覺,往往在劇烈運動時暈倒送院才發現。如今很多人佩戴智能手錶,卻未將其與手機應用程式連接,若能妥善利用,可及早察覺心率異常,避免意外發生。

近期一位成年患者,原本心率中有17%為早搏(心臟過早搏動),在接受一個多月中醫藥治療後,早搏比例降至0.1%;他原本計劃接受手術,最後也毋須進行,連其心臟科醫生也感到驚訝。至今半年過去,該患者定期接受心臟科複查,狀況保持穩定。心律不整的成因複雜,常難以確定是否與新冠有關,許多患者輾轉往心內科、內分泌科甚至精神科,排除了內分泌與精神疾病後,最終來到中醫門診。
雖然中醫藥在臨床上常能收效,但其病機並不單純;簡單而言,這與「餘毒未清、邪毒攻心」有關,久病者還可能伴隨瘀血阻絡。許多患者,病了就急着找藥吃,要吃什麼?做什麼?但他們卻忽略了不要吃什麼、不要做什麼!
健脾護胃為主
病情愈複雜愈不應藥石亂投,一動不如一靜,不當處理反而會加重病情。患者切勿自行進補,甚至常見的老火湯、涼茶亦不合適;市面上的中醫保健產品,若無中醫指導,也不宜隨意服用。另外,務必避免劇烈運動,所以「加強鍛煉提升心肺功能」的做法對此類患者並不適宜。
新冠病毒屬中醫「濕邪」,因此治療重在祛濕。長新冠的病機更為複雜,但其重點仍離不開一個「濕」字。保健上,宜以健脾護胃為主。飲食方面避免寒涼生冷、難以消化或過於肥膩的食物。飲食宜清淡,以減輕脾胃負擔。但不要餐餐食粥,可選擇飯、麵、饅頭等主食,烹調方式以清蒸為佳;肉類除蝦蟹貝殼類外,其他都可以食,當中以豬肉性味平和,最易吸收;瓜和水果多寒涼,應盡量少吃;脾主管四肢與肌肉,作息方面要避免過勞,運動宜緩和,保持呼吸平穩,不要閉氣,並注意四肢保暖。

此外,我推薦這類患者服用白豆蔻。可於中藥房或香料店購買,每次取四粒,先用手輕壓至裂開以便藥效釋出,可泡熱開水代茶飲,亦可用於煮飯或蒸餸;白豆蔻能溫暖脾胃,散寒化濕,令身體內的氣能上下交通,對長新冠患者尤為重要。
撰文:簡家豪中醫師_註冊中醫師(全科)
[信健康] 治長新冠重祛濕,醫師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