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一種選擇

蘇瑞雯 | 2025-11-25

「但明天是自己的,開始懂了,快樂是選擇。」這句來自孫燕姿《開始懂了》的歌詞,曾陪伴我走過迷惘。多年來作為心理治療師,透過藝術創作,讓個案看見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利──每個人都能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許多人以為快樂源於財富、成就或人際關係,但不少求助個案即使擁有這些,仍感到不快樂。快樂更多來自於我們如何看待生活;有人在困境中選擇微笑,因為專注於希望;有人在富足中卻感到空虛,因為沉溺於比較與不滿。快樂的本質,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心態的取捨。

人生難免有痛苦:失去至親、失戀失婚、失敗失業、失去尊嚴等,這些痛苦誰都可能遇上,但我們選擇停留在痛苦中還是追尋快樂?即使面對同一處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反應,這與成長經歷和應對方式息息相關,但請相信主導權始終在自己手上。

不同哲學家指出,快樂不是外在偶然,而是內在修煉。中國哲學家莊子認為真正的快樂來自內心的自由與自在,當我們不再被外界評價與慾望束縛,才能找到平靜。西方哲學家尼采則主張,快樂來自於超越傳統價值與虛無,透過肯定生命、擁抱自我、創造意義而實現。

「明天是自己的」意味我們對人生有主導權。外界如何變化,我們都能決定如何回應。面對工作壓力,可選擇抱怨,也可視為成長契機;面對人際衝突,可以選擇冷漠,也可選擇理解與修復。快樂並非逃避現實,而是勇敢承擔,並在承擔中找到意義。

「快樂是選擇」並非口號,而是一種生活哲學。它提醒我們:幸福不必等待,也不必依賴,而是可以在每一個當下決定。當我們開始懂了,慢慢會發現快樂不再是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創造。快樂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修煉。當我們願意承擔責任、活在當下、並在生命中創造意義,快樂也可以成為我們隨時能擁抱的力量。

作者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擁抱快樂的力量,心靈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