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式訪談」解困惑 促進少數族裔HPV疫苗注射

陳傲霜教授 | 2025-02-06

子宮頸癌是全球性公共衞生問題,持續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是一種預防性疫苗,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及其他因感染 HPV而引致的癌症和疾病。自推出HPV疫苗以來,已被許多國家納入疫苗注射計劃中,以提高接種率。

儘管如此,少數族裔人群中的接種率相對較低。本文探討「動機式訪談」議題,解矛盾、緩困惑,促進HPV疫苗注射。

許多因素影響個人決定是否接種某種疫苗。例如,在香港進行的一項定性研究顯示,南亞裔媽媽在決定會否為女兒接種HPV疫苗時,遇到的障礙比香港媽媽更多,例如與子宮頸癌、HPV、HPV疫苗知識和認識不足;對HPV疫苗安全性和成本的負面看法;語言困難;文化信仰;以及缺乏家庭支持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建議等等。

南亞裔媽媽在決定會否為女兒接種HPV疫苗時,遇到的障礙比香港媽媽更多。

解決擔憂

若要鼓勵南亞裔媽媽決定會否為女兒接種HPV疫苗,適當干預措施有助於解決她們的擔憂,從而提高疫苗接種率。動機式訪談是一種以案主為中心的溝通方式,動機式訪談輔導員和案主建立夥伴關係,共同合作,透過引導案主探索和解決她們的矛盾心態來引發改變,並促進案主提升內在改變動機,幫助案主做出想要的行為改變。

動機式訪談已廣泛應用於不同醫學相關範疇,例如成癮輔導、處理焦慮症、癌症篩檢和疫苗接種。然而,很少研究在少數族裔群中,以動機性訪談來促進HPV疫苗接種。鑑於南亞裔媽媽面對疫苗接種的決策障礙,使用動機式訪談干預措施,可提高她們對HPV疫苗的了解,解決她們的矛盾心態,增強她們的信心,從而提高她們的主動性和為女兒接種HPV疫苗意願。

進行「動機式訪談」後,有助少數族裔媽媽提高對HPV疫苗接種的信心。

研究成果

在醫療衞生基金資助下,我們團隊於2022年至2023年進行了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一共邀請了40名南亞裔媽媽(每位媽媽均有至少一名9歲至17歲的女兒及沒有HPV疫苗接種史)參加此項研究。當中20名參加者被隨機分配到干預組,其餘20名參加者被分配到對照組。動機式訪談輔導員為干預組的每位參加者,進行了大概30分鐘訪談。完成動機式訪談干預措施的6個月後,我們收集了她們女兒疫苗接種狀況數據。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參加者的女兒接受第一劑HPV疫苗的比例較大:干預組20人中,有19人已接種;對照組:沒有人接種。其中,5位干預組參加者的女兒,已接受了全部所需劑量的HPV疫苗。我們也評估了參加者完成訪談後對HPV感染和疫苗知識的改變。完成訪談3個月後,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對HPV感染和疫苗接種的了解顯著增加。

我們亦與干預組20名參加者進行了深入電話訪問,詢問她們對訪談的印象和體驗。參加者讚賞整個訪談為參加者提供了自由表達自己的擔憂機會,而不受他人的批判。此外,輔導員會回答參加者的問題及需求,而不會提供不必要資訊。訪談過程亦有助她們提高對HPV疫苗接種必要性的了解,並消除她們對HPV疫苗的疑慮和擔憂,使參加者能做出符合他們的價值觀和優先事項的決策。參加者亦非常欣賞團隊在整個過程中提供的語言支援。因為他們並不能熟練地使用香港常用的英語和粵語,語言障礙是南亞裔普遍面臨的問題。例如,南亞裔媽媽們曾提到,她們收到學校的英文和中文通訊回條,但是她們都看不懂。在輔導員和翻譯員幫助下,參加者可輕鬆表達她們的各種擔憂,並且理解地用她們母語提供的資訊。

促進行為改變的動機式訪談,對參加者的決策過程有正面影響。自2019年起,所有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女學生,均可免費接種HPV疫苗。如果能在這些學生在學校接種 HPV疫苗前3至6個月,為這些學生的媽媽提供此類訪談,有助她們提高對HPV疫苗接種必要性的了解,並且消除她們對HPV疫苗的疑慮,從而提高疫苗接種率。

撰文 : 陳傲霜教授_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副教授

[信健康] 促進HPV疫苗注射,專家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