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改善記憶功能衰退?

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人認知障礙問題日益嚴重。根據香港醫管局和老人科醫學會數據,本港70歲以上長者中,每6位女士或10位男士中,便有一名認知障礙患者。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認知障礙中最為常見,約佔所有病例74%。這種退行性疾病早期表現為短期記憶喪失,疾病逐漸進展,可能會出現記憶減退、推理判斷能力減退、溝通語言能力減退等諸多問題。針對AD患者出現的記憶減退,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由於患者年老體衰、腦髓漸空所致。

清竅受阻
患者腦髓不足的根源是腎精虧虛,腎虛導致腦髓虛空,易為痰濁阻滯,遂致腦之氣血運行不暢,清竅受阻,腦絡失養,記憶功能逐漸衰退,神志混淆,病情日益嚴重。對於這情況,《楊氏家藏方》記載的「還少丹」有一定改善作用。還少丹藥物組成: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牛膝、枸杞子、五味子、楮實子、杜仲、巴戟天、肉蓯蓉、石菖蒲、遠志、小茴香等,諸藥合用,對腎、脾、心三臟虛損,精血不足,神志耗損之證有一定療效;貴州名醫石恩駿先生以還少丹為基礎方,辨證加減治療老年性癡呆,對改善病情有一定作用。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常用還少丹和打老兒丸(還少丹減茯苓,加續斷、茯神)治療老弱虛勞之證,平調陰陽,效果明顯。
補益心腎
另外,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節奏較快,工作、學習等方面壓力較大,學習記憶功能減退亦是常見現象。記憶功能減退的病機不外乎「痰」、「瘀」、「虛」幾個方面,中醫多以補益心腎、化痰降濁、理氣活血為治療原則處方用藥。《證治準繩》中記載有讀書丸,由人參、石菖蒲、遠志、酸棗仁、五味子等藥物組成,有研究顯示此方對改善記憶力有一定作用。貴州名醫石玉書先生有聰明讀書丸,用人參、石菖蒲、遠志,煉蜜為丸,少量常服,可振奮精神,通利九竅,聰明耳目。
需要留意,上述方藥雖然具有一定功效,並非適用於所有人。由於每位患者的體質、病情發展情況不同,應由註冊中醫師辨證論治、處方用藥,患者請勿自行服用。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改善記憶功能衰退,中醫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