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振興發展工程 打造健康香港方案

黃譚智媛 | 2023-04-07

2023年3月9日,民建聯發表《香港中醫藥發展政策倡議書》(下稱《倡議書》)。
在這《倡議書》當中,指出了本港中醫藥發展所面臨的15個問題。
這15個問題包括:1.歷屆政府均無明確訂立中醫藥服務發展的願景和定位;2.缺乏高層次組織監督和協助政府推動中醫中藥的發展工作;3.本港沒有確立中醫專科制度;4.沒有確立中藥師註冊制度;5.沒有對中醫護理人才作出人力資源規劃;6.中醫代表沒有參與醫管局的機構管治;7.公私營服務比例失衡,公營中醫服務供應量有限;8.公營中醫服務收費較西醫服務昂貴;9.公營中醫基層醫療服務種類單一;10.只有少數病人能夠參加中西醫協作計劃;11.公營中醫住院服務種類單一;12.中醫醫院住院病床數目預期難以滿足市民需求;13.本港沒有機構提供私營中醫住院服務;14.中醫與其他醫療專業難以有效銜接;15.政府未有善用中醫力量紓緩醫療系統壓力。

《香港中醫藥發展政策倡議書》提出本港中醫服務的發展願景。(新華社圖片)

中西協作與國際化
針對以上問題,《倡議書》提出了本港中醫服務發展願景:發展全面中醫服務,堅持中西醫並重,致力守護市民健康。並作出五大定位:
1.中醫作為其中一條支柱,與西醫及其他醫療專業共同支撐本港醫療系統;
2.中醫服務發展涵蓋基層醫療、專科和住院服務;
3.政府確保不會有市民因經濟困難而得不到適當的中醫醫療照顧;
4.以中醫中藥作為載體,傳承珍貴中華文化;
5.以香港作為國際平台,推動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為講好中國故事和中國香港故事貢獻力量。
其後提出17項建議,包括:1.在「中醫藥發展藍圖」中確立中醫藥服務願景和定位;2.「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升格為「香港中醫中藥發展局」,協助中醫中藥產業多元發展;3.在醫管局機構管治架構內增設中醫代表;4.推動中醫專科發展;5.推動中醫藥產業化;6.增加公營中醫服務的資助撥款;7.調整中醫診所服務收費及資助門診配額;8.增設由政府直接營運的公營中醫診所;9.擴大公營中醫住院服務及豁免中醫診療收費;10.逐步在公立醫院設立中醫部配合公營中醫住院服務發展;11.推出有中醫參與的基層醫療健康計劃;12.檢視法例,賦權中醫與其他醫療專業可以互相轉介病人;13.賦權中醫可以指示病人接受診斷成像檢測及化驗檢查;14.為中藥師設立法定註冊制度;15.盡快就中醫護理人才進行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16.增撥資源資助各類院舍購買中醫服務;17.於中小學開展中醫藥公眾教育及宣傳工作。
與文章不謀而合
民建聯這《倡議書》是久旱的甘露,巨細無遺,更是筆者20多年來與官產學研、醫護病友討論之議題及其解決方案,與在本專欄中發表的文章不謀而合,詳見下文。
2017年8月19日︰〈中西醫防治流感策略〉
2017年11月至12月︰〈中醫院前瞻〉(共2篇)
2017年12月30日︰〈社區健康服務網絡樞紐〉
2018年10月13日︰〈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
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中西醫並重〉(共6篇)
2019年4月至6月︰〈中醫藥與世界接軌〉(共4篇)
2019年8月10日︰〈中醫旗艦 追韓趕澳〉
2019年8月31日︰〈中西結合 循證規範〉
2019年9月28日︰〈大愛智慧.齊家治國.固本培元〉
2019年10月19日︰〈醫療改革.健康中國.治欲病〉
2019年11月至12月︰〈中醫藥傳承創新〉(共3篇)
2021年7月2日:〈「十四五」重大工程 拓展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
2021年7月30日:〈中醫藥聯盟給特首的急件〉
2021年8月27日:〈粵港澳大灣區中醫醫聯體:建議篇〉
2021年9月24日:〈公平資源分配 促進中西協作〉
2021年10月22日:〈中西通、公私通、醫社通〉
2021年11月19日:〈基層醫社合作 綜合護理長者〉
2022年1月14日:〈基層醫療健康局.康養理療合作團〉
2022年9月23日:〈中醫藥全球發展策略之醫療篇〉
2023年1月13日:〈中西協作防腎衰 策略採購治未病〉
2023年2月10日:〈優化醫療護理途徑 全天候共享一病歷〉
政府首要任務是成立「香港中醫中藥發展局」、「中醫專科學院」及「中醫藥研發中心」,制定發展目標、策略方案、實施的時間表及路線圖。根據國務院《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2023)的8項工程(2023年3月10日本欄文章),以中醫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撰文 : 黃譚智媛_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

[信健康] 淺談中醫藥發展方案,支援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