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及青少年沉溺上網

黃啟宏 | 2020-05-11
自2018年起,世衞已經正式將沉溺上網定為精神病的一種。根據世衞發表的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ICD),已將「電玩失調」(Gaming disorder)納入危害心理健康的疾病。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關係,一眾學童自2月開始便因停課而逗留家中,在這段期間,家長們最頭痛的一定是子女們躲在家中不斷以手機上網及沉溺電玩,他們每天晝夜不分,什麼活動也停頓,親子關係也因而大受影響。

或許很多家長也不知道,原來自2018年起,世衞已經正式將沉溺上網定為精神病的一種。根據世衞發表的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ICD),已將「電玩失調」(Gaming disorder)納入危害心理健康的疾病。故此若連續花上12小時於電玩上不只對家人與朋友造成困擾,也可以是屬於法定的心理健康或精神問題。

其實最令人擔憂的是兒童及青少年沉溺上網的問題在疫情發生前已經十分嚴重。香港大學曾於2017年調查逾2000名、來自本港八所學校的小四至小六生,發現學童每周平均花逾8小時打機,包括電腦、手機、掌上遊戲機等。男女童玩電玩時間差距甚大,女童每周花近6小時,男童則逾11小時,更有近一成四男童日花逾3小時打機。調查又發現,學前兒童平均一歲已接觸智能電話,兩歲接觸電腦。故此「機不離手」似乎已經成為新一代的新常態。

另一方面,絕大部分的家長也不十分清楚子女們在網絡世界從事什麼活動的。有研究指沉溺上網可分為五方面,包括色情資訊(cybersex addiction)、網絡博彩、購物(net compulsion on gambling、 shopping、trade)、網絡關係(cyber-relation addiction)、網絡資料(information overload)及網絡遊戲(online game addiction)。其實只要子女們沉溺其中一項,所洐生出的問題亦會極為嚴重。

沉溺上網其實在成年人世界也甚為常見。這問題絕對是近年兒童及青少年所面對的最大挑戰,因此家長必須認真面對及處理。

作者為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註冊社工

[email protected]

 

青少年沉溺上網,社工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