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輕生背後
12歲學生於學校跳樓自殺?除了教人心痛惋惜,我們更應探究背後之因由,了解青少年內心世界。
學生選擇學校作為輕生之地,不外乎兩個原因,不是於學校發生了令他情緒崩潰之事,就是想藉着輕生作無聲控訴。不論那一個原因,都恰恰反映着學校對學生的疏忽。是遭同學欺凌?學習成績未如理想?不論學生面對那一種困擾,都難以避免地顯露出害怕與失落的負面情緒,教師、輔導老師及社工,無一察覺學生的異樣,負面情緒不獲處理,又不斷累積,成為放棄生命的導火線。
報道亦提及,學生跳樓前曾被主任、輔導主任、副校長帶到教員室內訓示,而校方在事發後拒絕提供訓示內容。現階段討論訓示內容已無補於事,但校方事後一直以已尋求教育局支援來推搪,這種冷處理方法滿是逃避意味。
要避免此等慘劇再發生,不單靠教育局介入,提供幾個講座、啟動危機處理小組,保全了校譽,就等於問題解決了。校方要切切實實了解學生自殺背後原因,檢討並改善相關人士與學生相處之方式,識別學生的情緒起伏,及早察覺有自殺傾向的學生,深入了解低落情緒源頭,予以疏導,才能正本澄源。
學生父親亦提及,兒子患有過度活躍症,值得一提的是,此病症患者與抑鬱症共病並不罕見,患者控制情緒已有一定難度,加上要應付過度活躍症帶來各種學習困難,會變得沮喪及自信心崩潰,兩病病徵重疊並相互影響。身邊人往往要花較多時間觀察患者,醫生亦要細心地評估病情,並且更慎重地為患者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探究學生輕生背後因由,精神科資訊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