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跑步 留心腳掌痛

夏季是戶外運動旺季,8月3日「全民運動日」預計會掀起運動小熱潮。而在各種運動當中,跑步是永恒熱門項目,因為自己一人隨時可跑,而且「唔使學」──然而跑步真的不用學習嗎?其實跑鞋的選擇、步姿等固然有學問,跑步後會否不幸受傷出現痛症,更是必須留意。
臨床上,跑步後出現腳掌痛可謂十分常見。不少患者以為是扭傷,但經冰敷、休息後仍沒改善,檢查後才知道是跑步受傷導致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一片呈扇形的組織,一般來說它受傷後可自我修復,所以即使冰敷無效,有時數天之後也會自動復元。但自動復元並非必然,若每次跑步都令足底筋膜受傷(例如跑的地面太硬、跑步時間過長),而每星期可能跑四五次的話,便有機會超出足底筋膜自我修復的速度,變成慢性發炎,長遠可引致足底筋膜退化或纖維化,無法再復元;更嚴重的情況,可能會引致腳踭生骨刺,導致要改變步姿來遷就,然而這些不正常步姿會令髖、膝、踝等關節受影響,逐一出現痛症。

足底筋膜炎必須病向淺中醫。現時的治療方法有很多,例如衝擊波或高能量激光治療,都屬於非藥物治療當中的有效方法。此外,亦要配合運動治療,包括「足底碌網球」按摩筋膜位置,並經常拉筋放鬆小腿等。
除了運動,若從事需長期站立的工種,或體重超標的肥胖人士、扁平足患者等,都屬於足底筋膜炎高風險群組。早期症狀未必很痛,可能只是覺得走路時腳底「有條筋抽住」,這就是要留意的訊號了,建議盡快諮詢專業人士,作適當的檢查及治療。
作者為註冊脊醫
[信健康] 足底筋膜炎治療,脊醫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