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知多點
瓜蔞,又名栝樓,古稱果臝,最早見於《詩經.豳風.東山》:「果臝之實,亦施於宇。」《本草綱目》云:「臝,與蓏同。許慎云:木上曰果,地下曰蓏。此物蔓生附木,故得兼名。」可見果臝指瓜蔞攀援植物所結之果實。李時珍曰:「栝蔞,即果臝二字音轉也,亦作𦸈𧁾,後人又轉為瓜蔞,愈轉愈失其真矣。」栝蔞、瓜蔞是果臝之音轉。也有學者認為蔞、樓通婁,《說文解字》云:「婁空之意也。」瓜蔞成熟乾燥後,內部果瓤與種子緊縮為一團,其皮殼沒明顯收縮以致內部產生較大中空。本品青時如瓜,黃時如熟柿,故亦名柿瓜。
潤肺下氣
本品味甘、微苦,性寒,歸肺、胃、大腸經。因其甘寒清潤,故能清熱化痰,潤肺下氣,可用於痰熱內結,咳嗽胸悶,痰黃黏稠,常配伍黃芩、枳實、膽南星等,如《醫方考》清氣化痰丸;若因溫燥犯肺,咳嗽痰黃,咯痰不爽,咽乾而痛,多與貝母、天花粉相伍,如《醫學心悟》貝母瓜蔞散,正如《本草述》稱其:「陰厚而脂潤,故熱燥之痰為對待的劑。」
利氣寬胸
它又能利氣寬胸,治胸陽不振,氣滯痰阻之胸痹心痛。醫聖張仲景以此立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半夏湯等以治胸痹。其種子質潤,具有潤腸通便之功,為治腸燥便秘常用品,常與火麻仁、郁李仁等同用。瓜蔞最早使用時不分皮、仁,以整個果實入藥使用,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中以栝樓實(整果)入藥;至南北朝時期,《雷公炮炙論》云:「凡使皮、子、莖、根其效各別」,自此以後除全瓜蔞外,單用果皮者名瓜蔞皮,其功偏於清泄肺熱,利氣寬胸;用其種子,名瓜蔞仁,功偏於潤腸通便。
本品應在秋季果實成熟時連果梗剪下,置通風處陰乾後壓扁,切絲或切塊,以成熟、個大、皮厚柔韌、橙黃色、糖性足者入藥為佳。但現時香港市場中存在大量未成熟果實加工之瓜蔞,其皮色青綠、質堅硬而無糖性,種子飽滿度差,部分缺乏種仁,可見這類未成熟瓜蔞不具甘寒潤肺、潤腸通便之效,使用時需多加注意。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大學一級講師
[信健康] 瓜蔞能清熱化痰,醫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