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全身性敏感 治療迷思

提到孩子有任何敏感症,大部分人馬上聯想到全身紅疹、面部腫脹、呼吸困難,甚至死亡的畫面。所以,只要孩子出現敏感狀況,家人大多變得額外擔心和緊張,一系列負面字眼,也湧現於腦海中。
那麼,究竟事情是否如大家想像般可怕呢?今天集合了幾個大家經常想到的迷思,讓大家了解多一點真正的「全身性過敏症」反應。
四大常見誤解
迷思1:全身性敏感症經常導致死亡。
真正死亡個案小於0.001%,統計學上是小於意外或謀殺個案。但是,醫護人員和父母不可掉以輕心的原因,是每個人的病情變化都是不能預計的。
迷思2:如果沒明顯致敏原,就並非全身性敏感。
雖大部分幼童的全身性過敏症,其致敏原多是食物,卻有20%個案是不能找出相關致敏原。

迷思3:注射腎上腺素是很危險的東西。
其實,腎上腺素是有效防止出現致命過敏反應後果的關鍵。如果臨床上有需要,就算每隔5分鐘再注射一次,也可有效保住性命之餘,而沒有特別的副作用。
迷思4:普通抗組織胺能夠處理大部分的全身性敏感症,而腎上腺素注射只用於情況極差的情況。
如果屬於口服藥的話,大概半小時才會有效。所以,切勿延遲需要使用腎上腺素的時間。
以上迷思與解答,希望能幫助父母更加容易理解對於全身性敏感症在治療上的重點。
其實,就算這個病未必每個個案都會致命,然而由於太多因素,我們並不能控制。所以,還是希望父母遵從醫生決定,使用注射藥物,以及留院觀察的建議。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淺談全身性敏感,兒科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