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不穩 腎臟損耗 解構耳鳴成因

筆者在學醫期間,曾深受耳鳴病困擾。當時筆者未參透此病,白天耳鳴聲音還可忍受;一到晚上,聲音如沙灘的海浪聲,此起彼落,每晚久久不能入眠,後來遍尋各種中醫治療方法,一年後病情總算穩定下來,直至行醫期間,筆者才明白耳鳴病的機理。
現代醫學不乏準確的聽覺測試方法,卻缺乏完善的耳鳴治療方案。究其原因有二:一、耳鳴多屬功能退化性疾病,這類病一般較少有效藥物治療;二、缺乏明顯外因,因此難以針對性治療。
耳鳴的體質因素不外乎以下兩種:過亢與虧損。過亢就是內臟氣血處於過度亢奮狀態,令耳朵周邊經絡的氣血供應不穩定,從而產生聲響;肝膽系統過亢是造成耳鳴的主因。肝膽掌管情志,未抒發的精神壓力、焦慮、憤怒的情緒,會令肝膽變得焦躁而不穩定,而膽經又管轄身體兩側包括耳竅範圍,耳竅過亢的循環便有機會透過耳鳴展示出來。因此,初起的耳鳴可說是肝膽系統不穩定的信號。

從聲音分辨類型
耳鳴的第二個原因是虧損,身體根本缺乏內在資源供給予耳竅。耳竅無足夠營養支持,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引致異常聲響。虧損的最重要原因,在於腎臟的過度損耗。腎除了是排泄器官,中醫認為更像保險箱,將營養儲藏起來。然而,一旦儲備不足,身體已處於透支狀態,腎所儲的營養無法支持耳朵、骨骼、牙齒正常運作,便會出現聽覺異常、骨質疏鬆、牙齒鬆脫等腎臟損耗的訊號。
要分辨耳鳴屬於過亢還是虧損,其實不難。從耳鳴的聲音、病情長短和患病年齡也可大致推理得出屬亢還是屬虧。過亢型的耳鳴聲音往往較高亢而尖,而虧損型耳鳴聲音較低沉。病情短的耳鳴,例如近數星期或數月發生的,一般屬過亢型;病情較長的耳鳴,例如已持續數年,多屬於虧損。年輕的患者多屬過亢型,而年長患者則多屬虧損型。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淺談耳鳴病困擾須知,健體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