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理學家的自白

吳崇欣 | 2024-10-15

很喜歡看英國公園木長椅上的名字,他們都是被家人摯友紀念的故人。我時常想,愛還是需要一些印記,否則我們這一生是來幹什麼的?

我的職業很古怪。跟很多靈魂相遇過,在我和他/她人生的某個時刻。而這個相遇通常很深刻,不只因為我幫助了對方渡過一些難關(又或幫助不了所以早早分手),而是我給出的一些觀察。三番四次,個案跟我說:「我從來沒想過是這樣的。」「我從來沒感受過這個。」

我們都需要彼此療癒,和被好好地、深刻地看見。

不時會懷念我的個案。但礙於我的專業,治療結束後,不能再跟他們連繫。有些個案不明所以:「我的營養師、社工,甚至精神科醫生都跟我有WhatsApp連繫,幹嗎你不能?」我只能說,專業訓練教導我,那是該守的界線:「因為這樣,如果你日後還需要我幫忙時也可以找我。」

治療關係是獨一無二的。有始、有終。

回憶個案點滴

我有時會想用電郵問候舊個案,想像那個10年前聰明又受人間苦難折磨的小女生如今怎樣了?會不會已經當上母親?或者那個淚眼汪汪的外國紳士,不知道找到那種父親兒時帶他吃的印度甜點了沒有……或者在世界某個角落,突然記起某個個案跟我提起過這地方,那個意像重寫又再呈現我眼前。

我幫助個案重溯他們的腦袋,讓其回路不再重複過去的創傷。同時,我的腦袋大概也同時被重溯了。

準備培訓時,因為有幸得到舊個案首肯作教材,翻看資料和錄影時,會不時淚流滿面。感觸說不上,而是有一種「看!我們都好好地活過了,對嗎?」的心情。我猜想,個案如果會回顧,感受一定不是這樣的,因為他們最大感受都屬於那個困境;可於我來說,我活着,跟我的個案在一起,活着。

我們應一起努力地活着,用心感受當下,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人世間有各種喜悅與哀愁、悲歡離合、生老病死、天災人禍,我們在哪個國度與年代都逃不過人生。不在掌握之中的事其實一直都很多,考驗我們面對未知時刻其實從不停歇,我們就一起努力地活着,用心感受當下,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與意義,愛護自己與他人。

作者為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www.mindfully.hk

[信健康] 堅強意志也可患抑鬱,情緒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