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光師不只是「配眼鏡」

幾個月前,一位有高血壓和血糖偏高的長者,因家庭醫生建議驗眼底而來找我。踏入中心時,他有點錯愕,為何醫生會建議他來一個沒醫生的中心驗眼?但既然來了,他決定嘗試一下,並在註冊視光師(第一部分)的主理下,接受了人生第一次綜合眼科視光檢查。
檢查過程比他想像的更長,我解釋道,糖尿病患者因長期高血糖,容易令眼底血管滲漏或出血,但早期病變往往無明顯症狀,每年一次的定期檢查能於視力嚴重受損前介入,避免不可逆轉的視力損傷。度數突然改變亦可能是血糖不穩定的徵兆,加上糖尿病患者的角膜敏感度下降,增加損傷和感染風險,淚膜不穩定亦會引發眼乾;因此,視光師需由外到內作全面眼睛檢查。
結果顯示,這位長者的眼底有輕微出血,雖不用緊急處理,建議他在3個月內控制好血糖和血壓,覆診再照眼底時已回復正常。他好奇問,為何中心的視光師,與街上眼鏡舖的視光師不同?我簡單介紹了眼科視光學的廣泛範疇,並解釋註冊視光師(第一部分)能根據眼睛反映的徵兆,如角膜周圍出現白環,提醒患者進行身體檢查,並提供個人化的護眼建議。

香港緊貼世界眼科視學發展,經歷多年來的進步,職能上已漸漸地由從前「配眼鏡」蛻變成基層眼睛護理;即將進行修訂的《輔助醫療業條例》,除了把5個輔助醫療業,即視光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放射技師和醫務化驗師,改名成「專職醫療業」,以反映他們在基層醫療中日益重要的角色外,但對視光師的改變着墨甚少,視光學定義仍是40年前的標準,不禁讓人灰心,視光師的專業地位,還需要多久才能與時俱進?
作者為賽馬會流金匯註冊視光師
[信健康] 視光師有助眼科護理,專業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