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教育者的光與影

盧衍汶、盧海珊教授 | 2025-05-23

每頂護士帽下都蘊藏無數護理教育者心血。作為護士教師,我們不僅傳遞專業知識與技術,更肩負培育新一代護士的使命。這份使命需要專業與堅毅的雙重堅持,正如培育幼苗,要耐心澆灌;這亦是臨床照料的延伸,透過未來護士雙手,把「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減輕患病帶來的痛苦」理念,傳遞給更多需要照顧的生命。

許多護士教師的初心,源於在指導中見證學生突然理解複雜護理理論,或第一次成功完成護理程序時,眼中閃爍的成長光芒;這種「我做到了」的感動與滿足感,正是促使我們從臨床轉戰學術領域的契機。

然而,這份工作並非只有光環。護理教育者需在專業的嚴格把關與鼓勵學生進步之間取得平衡。當學生未達臨床實習標準時,評核中的「不通過」並非否定他們的努力,而是對護士專業和病人安全的尊重。而面對學生反覆失敗時,老師會持續用心引導,深入分析步驟細節,並提供即時反饋,以助他們累積進步。

從臨床轉型到學術界,護理教育者需要經歷滿懷熱忱的「蜜月期」、調整身份的「適應期」、積極學習的「探索期」及游刃有餘的「成熟教育者」階段;這段堅持不懈的旅程,正是學生以身作則的真實教材。我們能夠傳承給學生的,正是這個精益求精、堅毅不屈服務他人的精神。

作為護士教師,最感恩的莫過於看見畢業生在病房救急扶危,或在社區推動各種疾病防治計劃。(網上圖片)

作為老師,最感恩莫過於看見畢業生在病房裏救急扶危,或在社區推動各種疾病防治計劃,成為獨當一面的護士領袖,將全人護理精神傳承到各界。護理教育的真諦,正是透過每位畢業生將護理理論轉化為社區健康的影響力,讓他們成為照亮生命的溫暖光芒。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講師(盧衍汶)、副教授(盧海珊)

[信健康] 分享護理精神傳承,護理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