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近思 英國安樂死立法進程
去年11月29日,英國國會下議院二讀通過「安樂死合法化」草案。法案名為《末期病患者(生命終結)法案》,準確內容是在末期病患者容許「醫療輔助死亡」,而不是醫生直接施行安樂死。二讀通過之後,還有三步要走:下議院三讀(估計今年4月進行)、上議院審議(歷史上,上議院否決下議院通過的法案是絕無僅有),以及皇室御准,估計明年初或更早便可通過。
本文遠觀英國安樂死立法進程,再近思對本地醫療的啟示……
這是由工黨議員Kim Leadbeater提出的私人條例草案,並非工黨執政政府推動,很多細節未經過行政上的深思熟慮。私人草案審議有兩個特點:一是所有議會成員可依個人意向決定投什麼票,不受黨的立場約束;二是私人草案立法是沒有公開聽證會(Public hearing)的程序,醫學團體、公民團體等組織沒機會在關鍵時刻在審議中發表意見。
儘管如此,投票結果毫無疑問地表明,安樂死合法化在英國已是勢不可擋。330票贊成、275票反對,這是以大比數通過,令很多人包括我也「跌了眼鏡」。事前,英國長期關注安樂死合法化的媒體如BBC和The Guardian都估計結果非常接近。英國下議院有650個席位,目前執政工黨屬於大多數,工黨整體立場傾向支持安樂死合法化,但不少個別工黨議員是反對安樂死的,因此在投票前夕,沒有誰預見到這個大比數。
二讀通過後,媒體自然大事報道和分析,比較少人注意到,主要媒體都會在網頁提供名單或搜尋連結,讓市民可查閱代表他的議員投下的是贊成抑或反對票。在民主的議會制度,這有兩重意義:第一,選民在選舉中投票給某特定候選人時,可能未有考慮該候選人對安樂死的立場。工黨在2024年的壓倒性勝利,更多地是反映人民對保守黨政府施政不滿,安樂死在當時並非一個明顯的選舉議題。一個支持工黨的選民如果強烈地反對安樂死,那麼他在下一次選舉中投票給誰時,便會三思而後行。
其次,理論上,在一個有爭議的重大議題,議會整體投票結果也有可能是違反公眾的多數意見的,選民有權知道議員是如何投票。
今次不是這種情況,議會投票前的民意調查顯示,公眾有75%贊成合法化。從多年來的觀察,我覺得大約在2020年前後,英國公眾的意見已非常明確,贊成立法的浪潮已經到來。
醫生多不願動手
回溯2015年,下議院辯論並就輔助死亡立法進行投票。當日結果是一面倒地反對(330票對118票)。保守黨是當時議會的大多數,但投票結果亦反映了公眾輿論仍有分歧。當年醫學專業團體是清晰而堅決地反對安樂死(包括醫療輔助死亡)的。至2021年9月,英國醫學會(BMA)經委員投票決定,將其關於安樂死應否合法化的政策立場,從一直以來的「反對」改為「中立」。這是基於BMA在2020年委託的調查結果。調查發現,40%的受訪醫生成員表示贊成BMA應在公開立場上積極支援修訂法律,「讓符合條件的患者可獲處方以自行結束自己的生命」,33%反對,21%認為BMA應保持中立,6%未決定。這個調查還有幾個結果同樣值得注意:
.如果是問個人是否支持合法化(而不是BMA應否有正式的立場),有50%的受訪醫生會贊成立法,39%反對,其餘未決定。
.問醫生自己是否願意以任何方式參與這個過程(指處方或提供藥物)?不願意直接參與的比例較高(45%),只有36%願意參與。
.以同樣的提問方式,如果「安樂死」是由醫生直接用藥令病人致死,贊成立法的醫生比例會從50%降至37%;願意自己動手施藥致死的醫生更只有26%。
多數英國醫生贊成立法,願意直接參與的卻是少數,是否矛盾?不一定。這應該是因為不少醫生認同病人有權自決生命的最後一步,即使自己對具體地協助死亡仍有保留。
本地立場動搖?
英國安樂死立法的進程比香港醫學界的預期來得急促,我們似乎沒有什麼反應。無論醫務委員會或是香港政府,本地一貫的穩固立場是:安樂死是非法行為,也不符合醫護人員的專業道德。這堅固立場會否有被動搖的一天?
從前官員回應立法會提問時,偶爾會強調,「安樂死在大部分先進國家及地區均屬於非法行為。」如今加、澳、紐、英已先後立法,連同瑞士、荷蘭和美國等,「先進」好像都變成「激進」了。
(本文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立場。)
撰文:區結成醫生_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榮譽顧問
[信健康] 英國安樂死立法進程及啟示,倫理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