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改革
區結成醫生器官移植技術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現,相關的醫學倫理議題隨之而來,還帶有政治... -
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產前檢測:關於擴大篩查之點滴思考
區結成醫生遺傳性出生缺陷並不罕見,高達3%的懷孕會受到影響,其中約150名活產嬰兒... -
-
-
讓AI代勞有什麼倫理問題?
區結成醫生我們中心近年研討的主題包括人工智能(AI)在未來的醫療應用,以及它所衍生... -
香港要開展安樂死討論嗎?
區結成醫生在香港,安樂死合法化是一個若斷若續的話題,上月法庭一宗判案引起小小注意。... -
-
-
尊重自主與病人利益
區結成醫生8月下旬應邀在一個專科醫生的培訓研討會作一個簡短演講,主題是「與預設醫療... -
等待「預設醫療指示」立法
區結成醫生政府行將換屆,自必有各種新的政策構想,但是有一項立法工作已經接近提上立法... -
-
-
生命倫理學如何與宗教對話
區結成醫生生命倫理學的興起,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在最初階段得益於神學家和持基督教... -
自助安樂死的誘惑
區結成醫生上月(12月)11日,瑞士新聞資訊媒體SWI發出更正,並向讀者致歉:它先... -
安樂死合法化悄然推進?
區結成醫生2020年初至今COVID-19大流行,全球竭力抗疫,看似無暇理會與抗疫... -
抗疫出路:倫理原則退居二線?
區結成醫生全球COVID-19大流行,抗疫至今已近兩年,各國推展疫苗接種有快有慢,... -
生命倫理與人的尊嚴
區結成醫生近日為醫學院的倫理學課程講第一課,概說西醫的醫學和倫理傳統,在備課時重讀... -
立法有助預設醫療指示
區結成醫生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近20個月,把很多其他重要的醫療議題擠開,... -
放任感染 英國通往群體免疫之路?
區結成醫生近期筆者一直在觀察英國Covid疫情的走向。它在7月19日一次過解除幾乎... -
長期堅持Zero-Covid的疑問
區結成醫生本月初有一段關於調整抗疫策略的國際新聞,沒有泛起多大的漣漪,但背後有一個... -
人工智能怎樣融入醫療
區結成醫生今年我們中心籌辦一系列有關嶄新科技的倫理學研討,環繞兩個主題:基因組醫學... -
讓孩子試種新冠疫苗嗎?
區結成醫生近日讀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關於兒童參加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的問題。文章發表於... -
恢復探訪是倫理難題嗎?
區結成醫生上月我為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的內部培訓研討講了一個特別的課題:「謝絕探訪... -
長者接種新冠疫苗誰決定?
區結成醫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了,科興疫苗之後是BioNTech(復必泰),市民反應不... -
新冠疫苗的知情同意
區結成醫生香港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快將在各區啟動,這已在臨門階段,不適宜作過於複雜和... -
新疫苗大接種:同步的倫理考慮
區結成醫生2021年的第一樁全球任務是新冠肺炎疫苗(下稱「新疫苗」)的大規模接種。...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