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應否擁有道德特權?
鍾偉岸博士涉編輯嬰兒基因而入獄的內地學者賀建奎在年初申請「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簡... -
讓AI代勞有什麼倫理問題?
區結成醫生我們中心近年研討的主題包括人工智能(AI)在未來的醫療應用,以及它所衍生... -
-
-
以人為本,以仁行醫──醫學教育中的同理心培養
孫思涵博士2023年1月2日,筆者在內地的爺爺因新冠肺炎離世。從小在爺爺嫲嫲照顧下... -
反思預設醫療指示的好處和局限
鍾一諾博士最近偶遇一些我曾教過的醫科生,他們都已經畢業好幾年,成為在社會上擔起重要... -
-
-
香港的生命倫理教育足夠嗎 ── 以基因編輯為例
劉善雅博士2018年內地生物科技學者賀建奎發表的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案例令世界嘩然... -
新冠病毒與眼部疾病
林芷盈醫生、廖許琳女士、莊金隆醫生首先談新冠與乾眼症。不少新型冠狀病毒病(新冠)患者在康復後都發現眼睛經常... -
-
-
公民應為入境隔離付代價嗎?
鍾偉岸博士「後疫情時代」是否已經到來尚未有全球共識,各國已陸續全面開放國境,但港澳... -
眼睛中風:突如其來的視力小偷
何皓琳醫生、陳欣遇醫生王伯伯是一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長期病患者。有一天,他右眼突... -
香港要開展安樂死討論嗎?
區結成醫生在香港,安樂死合法化是一個若斷若續的話題,上月法庭一宗判案引起小小注意。... -
尊重自主與病人利益
區結成醫生8月下旬應邀在一個專科醫生的培訓研討會作一個簡短演講,主題是「與預設醫療... -
淺談安全墮胎
顏妙融博士美國最高法院早前推翻了有近半世紀歷史Roe v. Wade案例所確立的女... -
疫情下的臨終關懷與陪伴
孫思涵博士對於臨終的病人,最後一段時間本來就是難過的。同樣,對於親人,失去至親的悲... -
睡眠窒息症與偏頭痛患者 要提防青光眼
嚴曉晴醫生、陳培文醫生鼻鼾嚴重?日間容易打瞌睡?難以集中精神?以上均是睡眠窒息症的常見症狀。偏... -
等待「預設醫療指示」立法
區結成醫生政府行將換屆,自必有各種新的政策構想,但是有一項立法工作已經接近提上立法... -
「塗黑臉」扮菲律賓家庭傭工:種族定型與平等機會
鍾一諾博士最近無綫電視(TVB)劇集《金宵大廈2》,因為演員黃婉華在第四個單元《姐... -
預設醫療指示在中國內地的發展
孫思涵博士Advance Directive(簡稱AD)在香港通譯為「預設醫療指示... -
生命倫理學如何與宗教對話
區結成醫生生命倫理學的興起,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在最初階段得益於神學家和持基督教... -
自助安樂死的誘惑
區結成醫生上月(12月)11日,瑞士新聞資訊媒體SWI發出更正,並向讀者致歉:它先... -
安樂死合法化悄然推進?
區結成醫生2020年初至今COVID-19大流行,全球竭力抗疫,看似無暇理會與抗疫... -
抗疫出路:倫理原則退居二線?
區結成醫生全球COVID-19大流行,抗疫至今已近兩年,各國推展疫苗接種有快有慢,...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