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人士

沈君豪醫生 | 2025-05-08

「醫生,我常感到憂慮,很多事讓人煩擾,我是否所謂高敏感人士?」診所內,不少病人主動發問。

「高敏感人士」(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最先由心理學家伊蓮艾倫(Elaine Aron)在1990年提出,指的是那些對外界刺激有着高度敏感性的人,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神經系統特性;研究顯示,全球約有15%人口屬高敏感人士。

首先要澄清,在醫學上,這並非一種疾病或病理。

高敏人士的特徵:非常靈敏於環境中的細微變化,例如光暗、聲音,甚至氣氛的微細轉變;他們亦很易被人的情緒感染,對他人的悲傷或快樂很容易產生強烈共鳴,這些特質使他們更具同理心。

高敏可說是一種天賦,但在節奏急速的香港,亦可能變成一種滋擾;生活中的喧囂、繁忙節奏、社交場合的人際互動等,都可讓他們疲憊不堪。他們對壓力的耐受度通常較低,容易被過分刺激(over-stimulation),長期下來甚至可引發焦慮或抑鬱;此外,他們往往較難適應具競爭性的工作環境,他們的細膩和謹慎更可能被誤解為「緩慢」或「懦弱」,進一步削弱自信心。

因此,高敏可說是一把雙刃劍。正確的管理和使用可使之成為強大優勢;反之亦可能傷害到自己。希望以下建議可幫助高敏人士:

一、自我接納:高敏是與生俱來的特質,並非缺陷。記着,這是上天給你的天賦,你的責任就是要好好管理和善用,而非自責。

二、健康生活節奏:高敏人士較一般人更容易感到疲倦,因此,規律的作息、適度運動和均衡飲食對其恢復尤為重要;靜觀、瑜伽等可幫助減壓和提升專注。

高敏人士較一般人更易疲倦,靜觀、瑜伽等可幫助減壓和提升專注。

三、尋找合適的環境與關係:高敏人士在被尊重和支持的環境中最能發揮潛力。選擇懂得欣賞這特質的工作,例如創意、藝術工作、社工、精神健康專業等需要高同理心的職業,更能發揮優勢。

四、定立界限:高敏人士常因過於關心他人而忽略自己;學習說「不」,避免過度消耗自己的精力和情緒。

高敏人士是社會中的重要群體,其共情和洞察能力,可為世界增添更多溫暖與智慧。只有通過接納與支持,才能幫助他們把「重擔」轉化為「天賦」,充分發揮所長。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認識高敏感人士特質,精神科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