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傳承創新 香港醫改醫保

黃譚智媛 | 2019-11-09
中醫的長遠發展,須建立以中醫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為重點的基礎數據庫。(新華社圖片)

10月20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當中提出六大目標方向,具體包括以下20項具體行動。

一、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

1、加強中醫藥服務機構建設;

2、築牢基層中醫藥服務陣地;

3、以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建設。

二、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

4、彰顯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優勢;

5、強化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

6、提升中醫藥特色康復能力。

三、大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7、加強中藥材質量控制;

8、促進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質量提升;

9、改革完善中藥註冊管理;

10、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

四、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11、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12、優化人才成長途徑;

13、健全人才評價激勵機制。

五、促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

14、挖掘和傳承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精髓;

15、加快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

16、推動中醫藥開放發展。

六、改革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

17、完善中醫藥價格和醫保政策;

18、完善投入保障機制;

19、健全中醫藥管理體制;

20、加強組織實施。

在這大靠山前,香港可利用現有西醫臨床服務管理與電子病歷的經驗,不但助力中醫藥發展,更可借鑑改進香港的醫療模式,不但解決醫療人才與設施不足的長期問題,更改善基層醫療服務,完善公共衞生體系,減低醫療負擔。

電子病歷電子處方

一、中醫基層服務與特色醫療模式

在服務體系下,香港可以利用現有的優勢在以下三點進行修改,改善現有制度、架構和軟硬件:

1、「健全中醫全科和基層醫師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機制。支持中醫醫院牽頭組建醫療聯合體。」

2、「實施『互聯網+中醫藥健康服務』行動,建立以中醫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為重點的基礎數據庫。」

3、「強化以中醫藥服務為主的辦院模式和服務功能,建立健全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大力發展中醫診所、門診部和特色專科醫院。」

若香港考慮這三方面的行動,而現有在醫管局或衞生署下的公立診所、醫院可立刻改進,加入中醫服務。當然,各私營診所和醫院也可作試點。

二、中醫藥促進人民健康

1、在疾病治療中,主動協助國家「用3年左右時間,篩選50個中醫治療優勢病種和100項適宜技術、100個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及時向社會發布。聚焦癌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癡呆和抗生素耐藥問題等,開展中西醫協同攻關,到2022年形成並推廣50個左右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建立中西醫會診制度,將中醫納入多學科會診體系」。

2、在疾病預防中,協助改善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豐富中醫治未病內容,鼓勵家庭醫生提供中醫治未病服務,到2022年在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廣20個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

3、在康復能力方面,「加強中醫藥康復科建設,提升康復服務能力,在其他醫療機構推廣中醫康復技術。針對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傷殘等,制定推廣一批中醫康復方案,推動研發一批中醫康復器具。大力開展培訓,推動中醫康復技術進社區、進家庭、進機構。」

中西醫結合治未病

香港各大學專家在國際領域中,有經驗、有地位和人才網絡,可全力協助這些攻關項目與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治未病干預方案及康復方案。而在科技園下培育的生物科技專家可利用AI、大數據、遠程醫療等研發風險評估、治療與康復的儀器。

三、醫療保險的價格

雖然內地醫保制度與香港完全不同,但以下的工作對中醫藥的定位、市場競爭力也有指導作用。「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完善與國際疾病分類相銜接的中醫病證分類等編碼體系。分批遴選中醫優勢明顯、治療路徑清晰、費用明確的病種實施按病種付費,合理確定付費標準。通過對部分慢性病病種等實行按人頭付費、完善相關技術規範等方式,鼓勵引導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提供適宜的中醫藥服務。」

本文以探討「醫療」相關內容為主,筆者容後將會分別聚焦於「教學」——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和「研究」——中國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

撰文 : 黃譚智媛_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

 

[信健康] 中藥革新領醫改? 健康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中醫改革須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以及改革完善中藥註冊管理。(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