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新知
第三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香港市民寢食難安。具有D614G突變的新型冠狀病毒於5月成為世界的主流毒株,其中基因突變增加病毒上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的數量,這大大提高了該病毒感染力,儘管如此,它似乎沒有更大的毒力。最近發現肥胖(BMI>30kg/M2)及只是空肚血糖水平高(沒有已知糖尿病)也會令新冠肺炎患者出現較嚴重病情。中大研究約1000名新冠肺炎患者,約兩成出現肝臟受損問題,包括肝炎、膽汁淤積或同時有這兩種症狀。患者年紀愈大,相關風險愈高。香港大學醫學院在感染新冠病毒的神經細胞球及腦器官中,找到大量病毒的核衣殼蛋白表達和感染性病毒顆粒,證明病毒可以有效感染人腦,更可感染人腦中的皮質神經元和神經祖細胞,導致出現癲癇等病徵。
中大醫學院檢驗來自50名新冠肺炎患者的563個樣本,以評估深喉唾液測試的檢測效果,結果發現與「痰液」及「鼻咽和咽喉拭子」相比,「深喉唾液」樣本的病毒濃度最低,在偵測病毒基因的核酸測試(RT-PCR)中,其陽性比率亦是最低。該研究發現,在早、中和後期採集的樣本中,及不同嚴重程度的患者中,深喉唾液樣本測試的表現都遜於其他檢測樣本測試。深喉唾液測試的假陰性率推算為約三成,對於沒有痰的患者,假陰性率更可能會高2至3倍。
至於本港最新治療新冠肺炎方案是以干擾素(beta-1b)為骨幹,再與羅匹那韋/利托那韋(Lopinavir/Ritonavir)聯合治療, 利巴韋林已不再包含在方案中。瑞德西韋(Remdesivir)目前已通過本地臨床試驗,會提供給中重度患者。港大醫學院今年2至7月,以問卷訪問一萬一千多人。在疫情影響下,六成多人對個人前途感到憂慮,近五成三人因缺乏防疫物資感到壓力,其中24歲或以下的年輕人出現這些症狀的比率較其他年齡階層高。抗疫道路將會是十分漫長,冀望新科研結果能帶來人類抗疫新希望。
作者為呼吸系統科醫生
[信健康] 抗疫道路漫長,醫生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