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交戰,是行為轉變的契機
有聽過「棉花糖實驗」嗎?這是美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進行的一個心理學實驗,實驗內容是把棉花糖放在孩子面前,並告訴他如果可以忍住不吃這顆棉花糖,15分鐘後就會再多給他一顆。
然後實驗人員離開房間,並觀察孩子獨處時,是否會為了獲取更高額的獎勵而抵擋住眼前的誘惑。此處並不詳細討論該實驗的最終結論和應用,而是跟大家一同猜想,究竟那些在實驗中的小孩在想些什麼?
大家不妨打開網上的影片看看,不少受測試的小孩都表現出痛苦難堪之表情,一方面很想立刻吃掉糖果,但另一方面又渴望可獲多賞一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心中有「拉力」和「推力」於相反方向在角力,這是「矛盾心態」(Ambivalence)。
對抉擇好壞無悔
人生有許多抉擇,都會體驗到這種矛盾心態。面對甲和乙兩個選項,當你選擇要獲得甲的好處,又或要逃避乙的壞處時,你同時需忍受甲的壞處,並將錯失了乙的好處;相反亦然。不要小看這種矛盾心態,其力量之大可以讓人感受極度困擾,不少人因此而患上失眠症或情緒病。
以往筆者輔導過的個案中,有病人在婚姻問題上掙扎要不要離婚,在工作問題上掙扎要不要轉職,還有住屋、經濟、育兒等問題,都面對着左右為難的抉擇。作為醫生,我會極力保持中立位置,跟病人一同分析其艱難處境。我的首要目的是,鼓勵和支持病人盡早作出個人抉擇,勉勵他無悔地擁抱該抉擇所包含的好與壞。
讓我大感詫異的是,大多數病人的個案,事情一旦有了明確方向,即使還未有實質的解決方案,其情緒困擾會頓時得到紓緩!這正是因為之前的矛盾交戰已停止了。
在行為習慣改變方面,矛盾心態則是我們醫護最樂意見到的,因為它是我們推動病人作出改變的契機。例如一個有吸煙習慣的人,每天都不自覺地手裏點着煙,沒有多想這個習慣會對他造成影響。這並不是說他沒有相關知識,只是都放到潛意識裏去,這又叫「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Stage)。
假如某天因着某些事情,讓他突然醒覺到這習慣對其生活有所影響,或是影響到健康、經濟、人際關係方面等,他心裏便開始掙扎起來,不斷前思後想該維持現狀抑或改變習慣。進入了矛盾交戰狀態……這個時期,我們稱之為「意圖期」(Contemplation Stage),即是病人在行為改變之路已向前踏出了一步。要如何推動病人再向前邁進,步入預備改變階段,這就要看我們能否看準和善用這矛盾心態了。
對於行為改變方面的猶豫和掙扎,作為醫護,輔導病人時不會如以往般只保持中立,反而是要目標明確、方向鮮明。如對待吸煙人士,我們鼓勵他戒煙;對待久坐不動的,我們期望他動起來做運動。你或會說,這就簡單不過了,直接勸喻他改變不就好了嗎?他若不聽,就以改變的益處利誘他,或以不改變的壞處警告他!
絆腳石vs踏腳石
是的,這看似合理不過的做法,人類千幾百年都在這樣做,可是效率並不高, 還會讓人心生抗拒!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當人於矛盾交戰狀態時,其內心,或是說話間將同時出現兩種語句,包括「持續語句」(Sustain Talks)和「改變語句」(Change Talks),而且兩邊的論點正處於平衡交戰狀態。這時候,若果你踏進來極力游說他作出改變,以外來的力量破壞了這平衡,他必起來與你據埋力爭,說出更多維持現狀的因由。
文獻顯示,當病人在會談中愈多說出「持續語句」,會談後他愈會維持現狀;相反,愈是鼓勵他自己說出「改變語句」,其改變的動力愈會有所提升。當改變動力在不斷增強時,病人愈發察覺到「現況」與「理想」之間的差距(Discrepancy),矛盾感覺亦隨之而更強烈。要讓這令人坐立不安的感覺平息下來,選擇「作出改變」絕對是不錯的下一步!這就是「動機式訪談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的要領。
因此,矛盾心態恍如一塊石頭,你沒有留意它時,它會令你絆跌,變成你的絆腳石;你若看準了這個行為轉變的契機,它必成為你的踏腳石,助你向前。
撰文 : 劉知行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矛盾心態改善契機,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