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降糖藥物帶來新希望 患上慢性腎病 不是世界末日
3月11日是世界腎臟日,目的乃推動市民對腎病症狀管理和患者對疾病認知及教育。腎臟是人體重要器官之一,除了負責過濾血液中有害物質,亦負責調節血壓、身體水份、酸鹼度及電解質等內分泌之平衡,一旦腎功能受損而衰退,引致慢性腎病,最嚴重需要接受洗腎或腎臟移植。目前估計香港約有12000人正接受洗腎或腎臟移植治療,當中每10個洗腎病患者便有5個是因糖尿病所引致。
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2016年資料顯示,患末期腎衰竭有3個主要成因,包括糖尿病(49%)、腎小球炎(22%)和高血壓(11%),其餘成因則是家族遺傳性疾病,如多囊性腎病、年輕女性發生率比較多的紅斑狼瘡等。如何避免患上慢性腎病,需要從源頭做起,尤其是必須有效控制血壓及血糖水平。若長期未能控制至理想水平、有家族性遺傳糖尿病,以及飲食不均衡導致肥胖、抽煙等,會對腎臟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盡早管埋好「三高」
慢性腎病可分為一至五期,初期病徵並不明顯,須透過抽血及尿液檢查或照超聲波才知道腎功能受損程度。根據「改善全球慢性腎病的研究成果」(KDIGO)該組織指引,患者持續3個月以上尿液出現白蛋白(即蛋白尿),當中白蛋白排泄率為每24小時30毫克或以上,但有機會在第三至四期才見到小便有血和出現泡沫的徵狀,這是腎臟受損的標記,再加上抽血檢查中腎小球濾過率每分鐘少於60毫升,代表腎臟過濾血液裏代謝廢物的能力降低,這就診斷為慢性腎病。
在臨床經驗當中,腎衰竭病人超過九成都有血壓高的問題,我對這些腎病患者的血壓值要求更加嚴謹,比正常值上壓/下壓(140/90)須多降10度或以下(即130/80)為腎病患者的理想水平。至於糖尿病患者因飲食失衡導致肥胖、膽固醇偏高及缺乏運動,建議應盡早管埋好「三高」問題(即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最能有效減慢腎功能惡化、預防因心臟衰竭而入院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
早於慢性腎病第三至四期,會出現貧血跡象、容易疲倦、怕凍、氣促、面色不佳等問題,因紅血球生長因子(EPO)是由腎臟分泌,促進紅血球的生長,但腎臟功能變差,造血功能受阻,導致貧血。
對於慢性腎病治療,應視乎什麼原因而選用哪一種治療藥物或方法。因之前講到慢性腎病病人多數都會有高血壓問題,所以第一代藥物治療,其實是一種降血壓藥物,早在1985年推出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及1996年推出的血管張力素II型受體拮抗劑(ARB),沿用至今已30多年,用作緩解腎小球內壓力,減少尿蛋白濾過流失量。
2020年9月,《新英倫醫學》期刊發表一份最新研究(DAPA-CKD)顯示,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以往主要用於二型糖尿病患者,是有助降低血糖及預防其併發症的藥物,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服用 SGLT2抑制劑可以有效減低患上腎衰竭、因心血管疾病或腎病死亡風險達四成(39%),結果發現該藥物對糖尿病及非糖尿病的腎病患者亦同樣有效,為腎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隨即KDIGO建議,糖尿病患者及慢性腎病病人,因應情況考慮以藥物甲福明及SGLT2抑制劑合併使用作為優先選用治療;2021年美國糖尿病學會亦有同樣修訂建議。
對此,對慢性腎病患者而言,除了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之外,採用新一代降血糖藥物,有效從小便中排走身體內多餘的糖份,控制血糖水平,減慢腎功能衰退,輕微改善血壓及體重,保護心臟和腎臟,為現時較新的突破。
然而,糖尿病患者應密切監察腎功能指數,視乎情況,初期發現患有慢性腎病,起碼6個月接受一次腎功能檢測,若情況變差,腎功能剩餘二至三成的話,建議6至8星期覆診一次,如果只剩一成多功能,則需2至4星期覆診一次。
一般人的話,建議50歲以上每年檢查一次,如有家族遺傳性疾病,如多囊性腎病的話,20多歲開始便要檢查和關注;家族遺傳性糖尿或腎病,建議40歲以上每年檢查一次;過往有腎病紀錄(如曾出現腎石)都要小心和密切檢查,因此類病人有較高風險。
多運動多吃蔬果
對於保持腎臟健康,個人飲食、作息習慣都不可忽略,一般人都應該盡量避免「三高」、捱夜、應多做運動、多食蔬果,患慢性腎病者不要胡亂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或COX-2抑制劑,須留意水份攝取、忌抽煙以及不應食楊桃,因為內含對神經中樞有破壞的物質,台灣曾出現腎衰竭病人進食楊桃後死亡病例,而且「打邊爐」亦不應過於頻密。
最後想再三提醒大家,腎病一般初期沒有病徵,不要等到最後或發現腎臟出現問題才找醫生求診,應該從預防着手,譬如有家族遺傳性腎病、糖尿病、血壓高、過往有腎病病歷人士需要密切留意身體狀況。
即使患上腎病亦不是世界末日,若然病情到了末期,未能以藥物控制好,亦不需絕望,可以透過洗腎來延長生命時間,等候一個機會接受腎臟移植,重過正常生活。現時腎臟移植技術相當成熟,我曾遇過兩位病人換了3次腎,現時50多歲仍很健康地活着。我亦藉此亦呼籲支持器官捐贈!
撰文 : 唐國隆醫生_腎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新一代藥物治療腎病,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