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溶膠、飛沫和物體 新冠傳播「活三角」

黃譚智媛 | 2021-03-12
最近在K11群組爆發新冠病毒,環境樣本中有茶水間鋅盤、去水管內部及茶水間手推車扶手,均呈陽性。(中新社圖片)

2021年,美國著名的學術期刊PNAS發表了哈佛陳曾熙公共衞生學院的一篇文章Mechanistic transmission modeling of COVID-19 on the Diamond Princess cruise ship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aerosol transmission,其主要的結論是空氣傳播佔>50%,而平均傳播的分布率是35%短距離空氣、35%長距離空氣、30%經物體(Fomite)傳播。他們認為吸入氣溶膠(氣霧劑)是船上傳播的最主要途徑,雖然船上(鑽石公主號)的空調與換氣率已高於每小時6次及沒有舊空氣再循環,短距離及長距離傳播可能性相若,而以直徑長短分別飛沫(Droplet)與氣溶膠(Aerosol)已沒有實際意義。當郵輪實施房間內隔離後,全部的傳播數字降低(P<0.0001),但氣溶膠平均佔73%,飛沫佔27%(P<0.0001)。他們認為上列的結論可在任何的室內環境應用(如辦公室、學校等),而在室外環境中,物體的傳播機會會在比例上增加。最後,最佳的防控方法仍然是:1.口罩、2.快速找個案、3.早隔離。

最近在K11群組爆發新冠病毒,衞生防護中心加點勁、加工夫做好「早發現、早測試、早隔離」,成功發現第二及第三代傳播鏈,有幸「安心出行」強制使用剛開始,他們對所謂「源頭不明」的個案也可添多些線索。

袁國勇教授到「名潮食館」檢查,發現了通風系統之不足,其後有多個空調濾網樣本呈陽性,證明空氣傳播是主要途徑,與哈佛大學的發現不謀而合。

筆者於去年已多次建議衞生署要與不同相關部門制定空氣殺病毒儀器的標準及其安裝的要求。現在只要求餐飲業在4月底前改善,這是否「頭痛醫頭」呢?

哈佛專家認為他們的結論可在任何室內環境應用,所以港府應立刻制定指引,要求街市、超市、購物廣場、辦公室、學校及599F章下的處所等等,全部都盡快改善空氣質量,並且各局各署要負責定期檢查,以確保遵守。

高風險物體

哈佛研究確定了氣霧劑與飛沫傳播同樣重要,只是在不同環境下,長距離與短距離之別,但別忘記平均分布率亦有30%是經物體傳播。

在K11環境樣本中也有茶水間鋅盤、去水管內部及茶水間手推車扶手呈陽性,這些樣本是大清洗後才去採。(這是非常不理想的,為何不是第一時間先檢視環境及採樣去尋找每一場所傳播關鍵,以作學習改良之鑑?)

群組亦有人只到過洗手間或電影院,前者是風險最大的地方,後者應該是較安全的地方,我們應仔細地觀察客人在這些地方的行為,是否沒有戴口罩、沖廁沒蓋上廁板等,再去採樣本以證實高風險的物體,如扶手、牆壁等,讓物業管理公司考慮如何清潔或客人自動清潔高危的地方。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林醫生上任後,工作不但加速度,亦增廣度。他檢視K11環境後,發現了兩個高危的地方,一是「名潮食館」空調的出口位下面有煙頭,二是垃圾收集的通道及儲存室。當然,他呼籲大家不要吸煙,但沒有指引給商場的管理班子,如何去改善高危環境及教導與配備清潔人員如何保護自己及他人。

在「一腳踢」的茶餐廳內,如何可把客人用過的餐具與食物清理?請看快餐店!要求每位客人自己分類放在架上或盆裏,只要裏面有1:99的漂白劑便可消毒,這樣便不用「執枱員」。

在美國,雖然患病與死亡人數還是很高,但已注射疫苗的人已開始回復正常生活,雖然公共衞生專家認為現在還需要戴口罩及減低群體聚集,但大型球類比賽及「春假」海灘活動在佛羅里達州已進行得如火如荼。

到地盤觀察

根據哈佛研究的推理,在室外環境中,短及長距離傳播的可能性降低,因此經物體傳播的比率便增加。

在香港,高危群組的地盤工人,有室內但沒有空調;亦有在室外,但有不少人吸煙,到底他們的傳播環境是他們休息飲食的地方,抑或工作時共用的工具、保護器械及衣帽等?有勞林總監團隊到不同的地盤群組觀察,掌握重點的媒介與途徑,以徹底解決「清零」的問題。

撰文 : 黃譚智媛_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

 

[信健康] 認知新冠傳播途徑,抗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在美國,雖然患病與死亡人數還是很高,但注射了疫苗的人已開始回復正常生活。(法新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