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濕疹藥物 患者急需資助

胡惠福醫生 | 2021-09-14
濕疹雖然大多在五歲前發作,但其實任何年紀都可能發生。

濕疹,以前的認知是它只是皮膚病,但近年已了解它影響的遠不只皮膚,嚴重濕疹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家庭以至社交生活,引發抑鬱情緒也屬常見──有統計指出,每4名濕疹患者便有一名出現抑鬱症狀,每8個之中更有一個有自殺念頭!

過往治療嚴重濕疹欠缺安全而有效的藥物,近年出現多種生物製劑,對於中度至嚴重濕疹的療效顯著,但由於藥費較高,臨床亦常見有患者因負擔能力所限而無法獲得治療。

然而,根據香港過敏協會的數字顯示,本港每5個人便有一個在不同時期患上濕疹;截至2019年底,已在衞生署皮膚科預約、正輪候首次診症的濕疹患者超過6萬人。以臨床經驗所見,當中約一成是屬於中度至嚴重濕疹患者,如何幫助這群患者獲得最好的治療,實在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多在5歲前發作

首先,濕疹雖然大多數在5歲前發病,但其實任何年紀都可能會患上濕疹。若發生在超過20歲的患者身上,即稱為「成人濕疹」。有部分「成人濕疹」患者在孩童時期從未出現過濕疹,成年後才首次發病。

近年流行病學經常嘗試找出不同疾病的「高危一族」,濕疹的高危一族也有跡可尋: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家族病史者;居住環境有較多污染物/致敏原,身處天氣變化劇烈者;還有,女性也似乎較男性容易罹患濕疹。

在兒童期發病的濕疹,約八成持續時間不會超出診斷後8年,只有少於5%可持續至診斷後20年。在成人期持續發病的風險因素可能包括:濕疹在兩歲後開始發病、濕疹的嚴重程度較高、兒童期濕疹持續5年或以上、有濕疹家族病史等。因此,對於兒童濕疹患者,應盡力阻止他們的病情持續至成年後,方向包括盡早開始接受治療以控制病情,並採取足夠的潤膚措施,避開致敏原,減少皮膚受外界刺激等。在兒童期把病情控制得好,就可減少成年後病情持續的機會。

現時濕疹治療主要分為「局部治療」及「全身治療」,局部治療包括外用保濕霜、類固醇藥膏、外用免疫抑制劑等;全身性治療則有口服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俗稱「照燈」的光照治療,以及在近年引入本港的生物製劑治療。

生物製劑較安全

在生物製劑面世前,病情最嚴重的濕疹患者會使用口服免疫抑制劑,透過抑制免疫系統而控制濕疹炎症,但部分患者用藥後濕疹仍未受控,部分人則因肝功能、腎功能或白血球水平受影響,有機會增加嚴重感染甚至癌症的風險。

近年,隨着愈來愈多國家及地區引入生物製劑治療中度至嚴重濕疹,全球現今已有超過30萬名患者使用。生物製劑經皮下注射入體內,能抑制引致濕疹的發炎細胞因子,包括「白細胞介素4(IL-4)」及「白細胞介素13(IL-13)」,顯著改善濕疹症狀、發炎及痕癢,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而且,相比傳統的口服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亦較安全,副作用主要是注射位置出現紅腫,也有機會引致結膜炎或口腔疱疹,一般可透過藥物加以控制。

早期生物製劑主要用於18歲或以上的中度至嚴重濕疹患者,但最新的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它對於12至17歲患者的療效和安全程度,與18歲或以上患者相若,因此,現時已發展至12歲以上患者都可使用。這對於及早控制病情,改善青少年患者的生活質素,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生物製劑改寫了中度至嚴重濕疹的治療。有本來已放棄治療的嚴重患者,決定重新求醫,由醫生評估是否適合接受這種新療法。

資助額藥費三成

然而,由於生物製劑藥費較高,也有經臨床診斷合適的濕疹患者,因經濟考慮而暫時未能用藥。好消息是,社福機構聖雅各福群會已於本年7月起推出資助濕疹患者使用生物製劑Dupilumab治療的計劃,資助額可達患者藥費的三成。然而,中度至嚴重濕疹患者數目眾多,期望有更多機構甚至政府可推出類似的資助,使更多患者受惠。

撰文 : 胡惠福醫生_皮膚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嚴重濕疹可影響情緒,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現時濕疹治療主要分為「局部治療」及「全身治療」,局部治療包括外用保濕霜、類固醇藥膏、外用免疫抑制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