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設應急機制解學童自殺 精神健康團體憂成效
本港學童自殺事件近日有上升趨勢,當局早前指正研究建立三層應急機制,先由學... -
學童輕生按年飆2倍 團體倡關注青年人精神健康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昨日聯同香港明愛、香港小童群益會、香... -
-
-
今天的你快樂嗎?
沈君豪醫生阿友的童年並不愉快,雙親相處不融洽,常常吵鬧,還經常將他與較為聰明伶俐的... -
世界防止自殺日
林震醫生國際防止自殺協會(IASP)和世衞(WHO)把每年9月10日定為「世界防... -
-
-
小心遲來的精神海嘯
陳仲謀醫生今天8月8日,是農曆的立秋,然而,幾乎整個北半球都被酷熱所籠罩,「七月流... -
疫情下增頑治性抑鬱 團體倡用噴鼻式藥物
有研究顯示,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抑鬱症病例增加,港人當中不少人被診斷... -
-
-
Well planned是原罪?(一)
麥棨諾醫生健文是我病人中,教我深感佩服的一個。他沒顯赫的家庭背景,也沒教人吃驚的學... -
減輕抑鬱負擔 提振國民經濟
黃譚智媛《刺針》(The Lancet)於2022年發表「刺針──世界精神病學協... -
夏蟲不可語冰(上)
吳崇欣「夏蟲不可語冰」,中國人這句俗語,實在太到位。對於沒感受過的東西,我們難... -
港打工仔壓力爆煲 調查:近兩成想自殺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僱員發展服務及顧問公司於2011至2022年持續進行「香... -
先處理心情 再處理事情
蘇瑞雯電視節目《和解在後》令我感動,節目雖是圍繞調解員工作,其實是描述各主人翁... -
吳嘉龍憶父曾輕生 吳耀漢今告別塵世
資深藝人吳耀漢上月10日不幸離世,享壽83歲。吳耀漢家人昨日在香港紅磡世... -
男船長返通宵更逝世 過勞或誘發心血管病致死
日前天星小輪鍾姓男船長在船艙內昏迷,送院後證實不治。據了解,死者值通宵班... -
笑中有淚
林震醫生在會診期間,筆者曾經見過一位從事服務業的銷售員,她每天都要對顧客笑容滿面... -
自揭患精神分裂症 許美靜:好幾次像快離開了
現年48歲的新加坡歌手許美靜,於90年代憑《傾城》、《明知故犯》等歌曲在... -
季節性情緒病
陳仲謀醫生明天4月5日是一年一度清明節,會否「清明時節雨紛紛」?剛過去星期六恰巧是... -
以痛治痛
李維榕博士這個女孩子才11歲,她說自己十分不快樂,用頭撞牆,說:「因為心裏很痛,太... -
與時俱進的哮喘治療(三)
黃琼英醫生常用作治療哮喘的口服藥,包括白三烯素接受體拮抗劑,它能紓緩季節性鼻敏感症... -
防止羞恥感引發自殘自殺
崔永豪醫生當兒女有自殘以至自殺傾向,父母痛心又擔心,自然就更加傾盡全力關心及照顧。... -
疫情下的創傷後壓力症
李浩銘醫生陳先生在疫情下多了時間在家工作,因此常常和太太吵架,心緒不寧,夜晚睡得不...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