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新冠疫情的結局開始明朗,病毒將不會消失,它將會是傷風、感冒以外的第三種長期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如果將人與時間製作一張圖表,無論是患病、入院、深切治療、死亡都會呈現鐘形曲線。
疫苗接種、藥物治療會將鐘形曲線向下壓,隔離設施、封關將鐘形曲線推後,任何一個地方最終都要面對這個鐘形曲線,從清零到決定與病毒並存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決定。自回歸以來,種種的政治因素令特區政府的行政能力變得非常薄弱,相信無人敢按掣決定與病毒並存,最大機會是由國家決定。
新加坡已經按掣,它將會成為非常重要的學習與研究對象,新加坡的經驗可以讓我們認知到開放的進程和結果。可見未來數月香港仍然會以清零為目標,就算可以與內地通關,這個關係亦非常脆弱,只要有任何個案(包括復陽)便足以熔斷,直至中國採納與病毒並存策略,香港才有望走出這個陰霾。
雖然香港沒能力按掣下決定,但現階段必須籌劃與病毒並存時的情況,審視及為所有入院、深切治療甚至死亡作好準備,為不足的措施作補救。有關部門應預測開放後入院、深切治療和死亡數字,給大眾最後通牒,如果不接種疫苗,院舍死亡率可達22%,又必須為無法接受接種疫苗的市民提供支援,只要最終死亡率比預期少,已算成功。
隨着第二代疫苗的研究和發展,接種新冠疫苗將會恒常化,純粹依賴臨時設施,未能完全解決香港人需要。基層醫療是一個重要支援措施,現時政府提供的疫苗接種資源對私家診所並不吸引,接種一劑疫苗港幣80元至120元的補貼金額明顯不足,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果政府增加資助金額,不但可加強基層醫生、疫苗接種機構為市民接種疫苗的誘因,甚至會主動吸納病人及宣傳。
只要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當國家按掣重啟與外國接軌,香港必能重新出發。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與病毒並存重與外國接軌?疫情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