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與精神病研究

陳仲謀醫生 | 2021-12-14
香港的精神健康服務在疫前已經捉襟見肘,現在面對疫情這個非常時期更加難以應付。

側聞政府有意成立「兒童事務專員公署」,筆者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歡喜的原因是有關當局終於聽到社會的要求,從善如流;擔憂是精神健康服務界的同樣要求,決策者似乎是置若罔聞,無視問題潛在的危機。

有人或許認為政府政務繁多,必要排列先後緩急的次序。食衞局局長陳教授在接受電視新聞訪問,聲稱政府有撥款資助精神病的研究。可惜,業內人士很多都不知道該筆公帑的數目和用於何處,希望不是花在「象牙塔裏的研究」,虛應故事。

最近公眾獲悉賽馬會撥款13億,資助港大成立「癌症綜合關護中心」,其中包括對病人情緒及健康狀況的評估,並會跟進5年。雖然精神健康不是馬會今次慷慨撥款的主角,但精神問題能分到一杯羹,也值得慶幸。

香港的社會問題繁多,政府根據實在的統計數字,公平分配撥款,的確是有理有據。最近虐兒事件和青少年問題惡化:誤殺、謀殺和自殺的案件屢見不鮮,證據確鑿;但其中多少是與精神病有關的個案,則無從稽考。

然而,歐美的大學和有關的研究中心在提出確切的調查實據後,才會向政府伸手要錢,例如: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研究報告,便促使了當地政府向學校增撥500萬英鎊,作為購買服務精神病學童的款項。

新冠病毒橫掃全球已經接近兩年,雖然很多國家的接種疫苗率已經接近,甚至超越「群體免疫率」,但往往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病毒不斷變種,繼續向人類施襲,由先前的Delta衍生到目前的Omicron。

換句話說,全球恢復正常運作,仍然是遙遙無期,而學者對這些問題的研究亦自當如影隨形。

精神衝擊難以估計

最近,筆者拜讀最新一期(2021年12月號)的《香港醫訊》(The Hong Kong Medical Diary),當中所有文章都談及「新冠病毒和精神問題的關係」。其實,早在2020年4月,以澳門大學為首的研究機構,已經發表了論文,要求當局緊急制定應對新冠病毒可能引起的精神病大爆發。新鮮出爐的《香港醫訊》內容包括:COVID-19和精神病的相互關係、病毒分別對老人和青年的打擊及影響、新的治療方法(遙距診症和靜觀)等等。上述的討論已是耳熟能詳,而專家們一致的意見是:新冠肺炎對市民的精神和情緒一定會造成很嚴重的負面影響。相信有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知識的人,單從邏輯推論也會得到這個結論。試想COVID-19肆虐兩年,全球死傷枕藉,經濟衰退,封關封城,失業停課,人們的活動自由大受限制,喪親孤獨的陰霾密布,這種「生活新常態」,大眾都吃不消,自然會萌生焦慮、抑鬱,甚至自毀的情緒。

香港在抵抗新冠疫情方面做得不錯,染疫和傷亡數字遠較其他地區低,但在精神方面的衝擊,則難以估計。本港雖然沒有「封城」,但早期抗疫物資不足,造成的風聲鶴唳,繼之而行的種種嚴厲限制(公務員在家工作、學校停課、所有文娛康體機構關閉、食肆只准外賣等)的刺激,相較外國的「封城」分別不大。

香港實施「清零政策」和歐美的「與病毒共存」的做法南轅北轍,孰優孰劣,現在當然是無從論斷。每處地方有其特點,採取不同的應變方法,自然是無可厚非,但兩者當中,人們的情緒同樣受困,所以全球精神病有上升的趨勢,當無異議。

香港防疫的手法和內地看齊,前者是「封樓」,最大是「封街」;而後者是「封區」。本地人口集中,加上有同舟共濟精神,所以當局可以在一晚之內,迅速完成檢疫工作。可是強迫受檢的居民所承受的壓力自當不小,尤其是始作俑者,會被標籤是「累街坊」,甚至淪為「害群之馬」;老人被視為「容易受傷的動物」,老人院成為禁地,住客無異於囚徒;有港人害怕回來要隔離21天,錯過了見垂危親人最後一面。凡此種種,有關人等較容易患上焦慮、抑鬱、創傷後壓力症(PTSD)。

未雨綢繆迎接強敵

在疫前,香港的精神健康服務已經是捉襟見肘,現在面對這個非常時期,更會是左支右絀,業界只能抱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辦法,因為完全掌握不到資源分配不足的情況。反觀其他先進國家,早已成立了專屬的機構(Mental Health Commission)去統籌一切,特別是邀請專家長期審視服務不足之處,以盡早改善。倘若特區政府突然迷途知返,樂意撥款給精神健康服務業界,只會落得「遠水不能救近火」,這完全由於當局無法知道資源在各方面缺失的實際情況。

奇怪的是,兩間大學的精神科學系、立法局候選人和有關的志願機構,絕少高調公開要求改善上述的困局,連高聲大叫「狼來了」也沒有!我們要嚴陣以待的呼喊也沒有!業界救援的呼聲既不響亮,學術界亦無確實的數據撐腰,便難贏取最高當局的注意和同情。

本世紀最大的海嘯都在本港隣近的地區發生:日本東北311地震波及核電廠,印尼大海嘯蔓延到泰國海灘,災情歷歷在目。「精神海嘯」的警告不是曲高和寡,英國皇家精神科學院前院長Burn教授及世衞前總幹事陳馮富珍醫生,不約而同呼籲全球提防海嘯突然來襲。海嘯發生在海底地震之後,而「精神海嘯」亦可能會在疫後才出現。當人們集中精力抗疫時,心無旁騖,但大敵退卻,在筋疲力竭時,突然放鬆,或會無所適從,產生不同類型的精神困擾,特別牽涉經濟問題,可能無法重新再適應另一個「生活新常態」。

筆者不厭其煩,重申「預防勝於治療」。業界應該同心協力,具體識別我們各項不足之處,未雨綢繆,善用和調配目前有限的資源,作好準備,就像戰時在要害之地布置防禦工事,迎接強敵來犯;又要效法天文台,不時向大眾發出「天氣預警」,在冷鋒逼近時添衣保暖,在暴雨傾瀉前帶備雨具。

希望政府會再聽到社會這個重要的訴求,繼設立「兒童事務專員公署」後,接踵開設「精神健康服務處」。這就是「良政善治」,保證「東方之珠」的美名能夠行穩致遠。

撰文: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疫情影響精神健康,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