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患者易致中風 宜予以正視盡快求診

2022-05-27
心臟科專科醫生翁思宇表示,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絕對不容忽視。

心房顫動是很普遍的心律不正病症,社會上有百分之一的人口有其患者。表面上心房顫動只是心臟病的一種,容易引起不規則的心跳,但它最大的危機,是其患者的中風風險較正常人增加五倍,因此絕對不容忽視。

心臟科專科醫生翁思宇指出,心房顫動患者最常出現的是心悸問題,「心跳出現時快時慢等不規則情況,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心口翳痛,或是運動時氣促及四肢無力等情況,嚴重的甚至會頭暈及休克。最令人擔心的是有部分病人完全沒有症狀出現,因而有機會延遲診斷及治療。」

一般而言,年紀愈大的人,患上心房顫動的機會就愈高,翁醫生表示,「60歲以下人士患上心房顫動的機會並不高,但65歲以上患上心房顫動的風險會增加5%,而75歲以上患上心房顫動的風險更增至10%,即是每10位就有1人患上此症。另外,患有心臟血管風險病諸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血管閉塞、心瓣問題、心衰竭等等,以及過份肥胖、患有睡眠窒息症、甲狀腺失調、經常飲酒等人士,都是患上心房顫動的高危一族。」

處方新式薄血藥防止中風

最直接診斷心房顫動的方法,是為病人進行心電圖檢查,從中診斷出問題並作出適當治療。翁醫生指出,病人一旦確診患上心房顫動,醫生大多會從幾方面照顧患者,「首先要檢視患者是否有特別成因,或是患有其他心臟毛病,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抽血檢查及進行心臟超聲波掃描來了解。二是要處方心率藥物,控制病人心跳令他不再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不過最重要是防止病人中風,因為研究顯示,心動顫動患者較正常人,中風風險高出五倍。」

要了解為何心房顫動病人的中風風險較高,翁醫生解釋因為心房經歷不正常跳動,有機會令心房的血流較慢並形成血塊,血塊隨血管流出,萬一不慎堵塞腦血管,就有機會引致中風,「最令人擔心的地方,是病人有機會完全對此毫無感覺,並不知道有中風的危機。不過每個人的中風風險均有所不同,因此醫生需要先為病人進行評估,評估後判定為風險高的心房顫動患者,則需要處方新式薄血藥來防止中風,研究指出有助減低中風機會6至7成。」

與傳統薄血藥相比,新式薄血藥更有效防止中風,使用時也較方便及安全,「傳統薄血藥華化林雖然也有效防止中風,但用藥卻有很多限制,例如病人需要定時抽血監察薄血指數,從而調校藥力,而且藥物與部分食物及西藥有所沖撞,最簡單連食菜也有機會影響藥效,變相患者需注意日常飲食。新式薄血藥則沒有這些限制,病人既毋須定期抽血,也不用擔心與食物有所沖撞,可安心飲食,為病者減少不少麻煩。」

當然也並非所有病人均適合處方新式薄血藥,翁醫生指出曾進行心瓣置換手術、二尖瓣狹窄、患有嚴重腎衰竭,或是曾經試過腦出血或腸胃出胃的病人,則未必適合以新式薄血藥治療,「這些患者可考慮以手術方式,透過微創手術從大腿引流導管到心臟,於左心耳放置封堵器,事關研究顯示超過九成血塊於左心耳形成,透過左心耳封堵術就能移除中風風險。」

移動式心電圖診斷偶發性心房顫動

不過心房顫動分持續性及偶發性兩種,前者長時間均會出現心律不正的問題,因此任何時間進行心電圖檢查均能記錄到,診斷相對較為簡單;但偶發性心房顫動卻只會間中出現心律不正的情況,其餘時間進行心電圖檢查時均顯示正常,令診斷變得困難。

翁醫生表示面對以上情況,會採用特別的心電圖儀器,「拉長記錄的時間,例如將儀器黏在胸口記錄1日甚至7日的心電圖,增加捕捉到心房顫動的機會。但部分偶發性患者可能一個月也不會出現一次心房顫動,甚至幾個月才出現一次症狀,醫生則會建議病人隨身攜帶移動式心電圖,遇有心悸等不舒服的情況出現,將手指放在儀器上30秒,即可作出記錄,有助醫生診斷。」

隨着科技發達,不少智能手錶或運動手帶均具備偵測心跳速度及波幅的功能,不過翁醫生卻提醒準確度成疑,「這些可攜式心電圖以光纖技術運作,與傳統醫院所用的心電圖以電極形式運作有別,準確度一般較低,而且容易有假陽性的情況出現,作為篩查用途沒有問題,但卻不可視為診斷結果,遇有問題應盡快將結果交予醫生,以確定是否需要作進一步檢查。」

(資料由翁思宇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