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心為上
冼銘全醫生72歲女士,有高血壓、糖尿、高血脂病史,由女兒陪同回來覆診。上次來看雙腳... -
防治糖尿病中藥
林小珊博士之前秋氣肅殺,萬物蕭瑟,小明讀到他姐寫的古穿今小說,提到芊芊父親在颱風天... -
-
-
冬食蘑菇五好處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冬季,大量蘑菇上市,正是吃菌菇類食物養生的最佳時機。吃蘑菇有何好處?據慈... -
經期稀亂揭排卵問題 誘發排卵治療助生育
唐宇嶸醫生尋求不育治療的夫婦當中,有15%至20%源於女性排卵問題。典型病徵為經期... -
-
-
11.13推長者醫療券獎金 用夠1000再送500
衞生署公布,下星期一推出為期3年的「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65歲或以... -
濕疹食療:芹菜蘋果 薏米玉米鬚汁
陳曉婷醫師香港氣候溫煦,瀕海多濕,加上飲食習慣多嗜肥甘厚味,工作壓力較大,往往容易... -
-
-
慢病共理計劃下周一出爐 330家庭醫生報名
政府下周一(13日)起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慢病共理計劃),... -
調查結果|逾4成染疫唔求醫 61%唔知屬新冠重症高風險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昨日舉行「應對冬季病毒高峰期」新聞發佈會,公布一項... -
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逝世終年68歲
新華社報道,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原總... -
秋冬「防中風」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秋冬季,是腦中風高發期,大量臨床統計資料表明,七成以上中風病例,皆發生在... -
老年癡呆症 真是老年人「專利」?
張琛中醫師阿茲海默症(AD),俗稱「老年癡呆」,是一種起病隱秘,且發病緩慢的神經退... -
復健安排未如理想 專科醫生倡AI助中風者
由中風患者及家屬組成的新健社,早前以問卷訪問120名中風患者,結果發現,... -
港大調查|疫下兒童肥胖率增4成 6成基層學生暑假冇活動
港大進行有關新冠疫情對兒童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發現疫情下生活習慣改變,使... -
「肝腎」相照
施蘊知醫生相信大家聽過「肝膽相照」,但原來「肝腎」都可以相照。首先,在本港常見的乙... -
心事話你知|正視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力,無法正常循環血液,提供身體足夠的氧氣及養份。許多疾... -
肥胖及情緒與腸道微生物息息相關
林盈吟代謝綜合症特徵是多因素疾病,可引起健康相關危險因素。這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 -
消委會測試包裝醃菜 8成鈉含量偏高
消委會測試市面30款包裝醃菜樣本,超過8成半樣本的鈉含量偏高,若經常進食... -
男士健康──成家立室篇(二)
魏浩然醫生成家立室畢竟是人生大事,上回提及婚前檢查和精液化驗,今次會觸及性功能障礙... -
醫衞局推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拒豁免經濟困難市民收費
政府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無已知高血壓或糖尿... -
水蛭治疑難病(四)
黃卓雄中醫師承上文。醫師治療患者中亦有自己親人,她在2006年4月已開始由醫師處方「...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