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團隊善用醫療科技 為病人賦能改善生活
病人病情穩定後出院,並不等同治療及跟進大功告成,因為病人由醫院回到家居生活,還要面對各種生活上的問題。
位於伊利沙伯醫院的醫院管理局社區復康中心(簡稱CRSSC)在2016年成立,跨專業團隊為脊椎受傷、腦部創傷及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等轉介個案提供服務,全面評估其肢體功能、感知能力等,也會了解病人的需求及生活習慣,有需要時亦會家訪評估病人的生活環境,再由職業治療師、義肢矯形師、物理治療師及工程師等跨專業團隊,制定適合病人的科技輔助服務及訓練療程。
四肢癱瘓患者往往需要別人照顧其起居生活,對照顧者也造成一定壓力。隨着科技發展一日千里,CRSSC引入「賦能家居」的概念,將不同科技應用在醫療領域,為病人度身訂造輔助工具,使失去活動能力的病人也能照顧自己,透過眼球移動操控電視、跟家人溝通,以提升病人生活質素。
團隊曾服務一名50多歲、四肢癱瘓及患有失語症的肌肉萎縮症男病人,他只有眼球、面部及腳掌仍可輕微活動,生活大小事務都需要旁人協助。職業治療師於家訪時得知病人最希望可以自行操控電視,經評估其剩餘的活動能力後,跟工程師合作為患者度身訂造眼球追蹤系統,讓他可以透過眼球轉動控制電視開關、轉換頻道。
眼球追蹤系統減溝通壓力
另外,受制於活動及語言能力,病人與太太溝通困難,過去太太只能猜測丈夫想法,難以知道他的實際意願,到底想喝水、用餐還是看電視,都只是「靠估」。經過團隊的努力,病人可以透過眼球追蹤系統,在電腦輸入文字,令溝通更清楚明白,從而減輕太太的壓力。團隊亦為病人設置面部表情系統,以控制床升降;在床尾設置控制杆,有需要時病人腳掌輕微用力便可呼喚家人協助。
由於肌肉萎縮症患者病情變化較快,病人有機會在短時間內喪失部分功能,因此研發過程必須爭分奪秒,以追趕病人身體的變化速度。工具亦需要反覆測試,配合病人家居環境作出修改,整個過程大概歷時三四個星期。
機械人助病患「站起來」
機械人亦是幫助病人重投日常生活的好幫手,下半身癱瘓病人終日以輪椅代步,未能在較高位置拿取物品。為了幫助他們「站起來」及生活更方便,CRSSC引入智能輔助站立移動機械人,病患只須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控制機械人到身邊位置便可坐上去,再控制機械人站立及活動,完成昔日難以進行的動作之外,亦方便他在社區行動,維持其社交生活及休閒活動。團隊亦會定期檢查系統及機械人情況,持續改善服務。
團隊設有高端復康科技實驗室,除引進世界各地的高端科技,亦會自主研發創新及適合病人的復康儀器,期望未來可以拓展高端輔助科技器材借用服務,令更多有需要病患受惠。
同時,團隊會繼續擴展服務,包括加強住院支援。CRSSC榮獲2022年醫管局傑出團隊獎,以表揚團隊對病人的付出,以及持續改善服務的精神。
作者分別為醫院管理局社區復康中心主管、醫院管理局社區復康中心高級職業治療師、醫院管理局社區復康中心助理經理(科技)
撰文 : 馬慧玲、陳家樑、余經邦
[信健康] 專業治療改善生活,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