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院將用AI預測病情 設中心減急症室輪候獲獎
九龍中醫院聯網護理總經理李華珍昨日出席記者會,交代有關伊利沙伯醫院於20... -
醫護引入微電流治療 改善尿頻患者生活質素
伊利沙伯醫院資深護師(泌尿外科護士診所)金琬瀞早前獲得醫管局2022年度... -
-
-
跨專業團隊善用醫療科技 為病人賦能改善生活
馬慧玲、陳家樑、余經邦病人病情穩定後出院,並不等同治療及跟進大功告成,因為病人由醫院回到家居生... -
保持年輕心境
青斯去年年底到心臟科醫生處覆診,在診所留意到兩位長者搭訕,內容圍繞敏感話題─... -
-
-
小兒外科助病童活出生命奇蹟
譚廣亨醫生當上小兒外科醫生近半世紀,至今回想起初次接觸這專科時,猶如命中注定般「一... -
流感新冠迫爆急症室 九龍區輪候至少6小時
近日天氣轉寒,再加上新冠確診數字每日維持逾萬宗,錢立醫院急症室又再出現人... -
-
-
外科醫生獲十大傑青 陳詩瓏戰地尋回行醫初心
2022年十大傑出青年選舉日前公布結果,有八人成為新一屆傑青。當中,外科... -
舞蹈員Mo父母再到醫院探望 張敬軒助義工聘心理輔導
男子組合MIRROR演唱會嚴重意外中舞蹈員李啟言(Mo)至今仍在伊利沙伯... -
疫情下的臨終關懷與陪伴
孫思涵博士對於臨終的病人,最後一段時間本來就是難過的。同樣,對於親人,失去至親的悲... -
有指醫管局推內地醫護來港 傳伊院首試大灣區醫生
醫管局傳計劃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引入曾來港參與抗疫的大灣區醫生來... -
伊院爆耐萬古霉素腸球菌 感染者最嚴重患敗血症
伊利沙伯醫院再發現有病人帶有耐萬古霉素腸球菌,患者是一名90歲外科男病人... -
聖母醫院展開重建 增加住院及門診服務量
劉思廷醫生屹立黃大仙逾六十載的聖母醫院,正密鑼緊鼓進行重建工程。根據政府規劃署推算... -
仁醫延退休奮戰第五波 何曉輝:「有心幫病人,他們感受到。」
醫院管理局第五波疫情來得既急且猛,伊利沙伯醫院(伊院)急症室顧問醫生何曉輝不惜延遲... -
員工大會壓力爆煲痛哭 何曉輝獲傑出員工獎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顧問醫生何曉輝,在新冠疫情第五波中,經歷高峰期逾400... -
覺醒
馮康醫生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打醒香港人,殖民地留下來的「雙軌」醫療制度,有很多根... -
淪陷
馮康醫生在新冠病毒第五波的衝擊下,香港淪陷了!最不忍卒睹,是從傳媒社媒看到許多公... -
智慧精準齊改策 中西整合馳方艙(之一)
黃譚智媛2022年3月9日特首公告新的四大措施:1.伊利沙伯醫院在一周內轉變成定... -
前線哭訴急症室爆煲 網民心酸:醫護加油
伊利沙伯醫院昨日召開員工大會,講解將轉為專門接收新冠患者安排,而急症室顧... -
緊急警示被批擾民 港府:日後會因應需要
政府在昨日傍晚近6時,透過緊急警示系統發出中英文兩個版本的緊急警示訊息,... -
林鄭主持記招交代抗疫工作 全民強檢未有時間表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今日起,除星期二召開行政會議外,每日將由她本人及相...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