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代價

天峯醫生 | 2023-07-19

隨着科技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香港更是全球之冠。醫療成本上漲之餘,醫療服務需求持續增長,但醫護人手供應卻長期短缺。若只沿用傳統模式,莫說在資源上難以維持,服務水平亦如逆水行舟。
同樣因應科技發展,智慧醫療已不再遙不可及,惟這不會自動發生,要成就醫療模式改變,自然充滿挑戰。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讓可達致的醫療水平不斷提升。以前的絕症,例如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今天不少已有方法醫治,即使未必斷尾,亦能控制病情。這樣的話,生存下來的病人便愈來愈多,依賴長期治療的人亦然。同時間,年長人口比例上升,須要醫療服務的人自然增加,慢性疾病、一人多病愈趨常見。
無怪乎有說:醫療服務已經從以往主力偶發性治療,轉變成着重預防和長期性病患管理了。
可能由於以前主力於偶發性治療,以醫院為中心的醫護模式通常來得直接有效。在香港,無論病人抑或醫護人員,皆習慣在醫院「解決問題」。
病人有時只是症狀輕微,也會不時想去醫院「檢查一下」。常聽到:「吃完晚飯便去急症室看看。」其實可能並非很「急」,只是到醫院看醫生求個安心而已。醫護人員同樣習慣在醫院處理病人問題,有時可能簡單如約期或做檢查,已經足以成為「須要入院」的理由。入院病人既已身在醫院,醫生要安排治理或檢查,只要在牌板寫個字便是,而且在遷就時間上較具彈性;但換轉在門診,醫生必須在當日當刻完成。
然而,時至今日,這種以住院為主的模式,只會讓原本已經捉襟見肘的住院服務更加雪上加霜,不同專科門診和日間醫療服務變得更重要。雖然病人仍然要到醫院,但基本上所有事情都在一天內完成,病人毋須在醫院「過夜」。以「術前門診」為例,低風險病人在手術前可在門診見麻醉科醫生,便不用專登早一日入院。
惡性循環
日間醫療着實可以減輕住院需求,也減少醫護人員,主要在護士和病人助理當夜更的須要。醫生能預先安排時間進行簡單手術或醫療步驟,完成後病人休息片刻便可離院。只是,萬一情況比預期複雜,或要另外一些專科會診,病人仍可能須要轉為住院病人。
對病人而言,門診和日間治療輪候時間可以很長,最怕忘了覆診期又要重新排過。此外,去醫院一出一入舟車勞頓又費時,往往要用上大半天時間,更常常麻煩家人請假陪診,亦生怕去到醫院「人生路不熟」,不知該「登記」先或「畀錢」先,等叫名又怕聽不到,等了醫生3個鐘,可能見面時間不到3分鐘,看完醫生還要等取藥,不可謂不麻煩。
另一個問題是病房經常爆滿。儘管許多醫院急症室會先進行籂選,確保危急病人可獲優先醫治,增設不少門診和日間服務,讓一般病情之病人不用入院也可接受到適時照料。
至於還要入院的病人,有時候就會因為病房爆滿或因應病人特別須要的某種病床出現短缺,有機會要滯留在急症室。這種情況不單讓病人感到不安,而且實在有潛在風險,例如病人在等候入院期間惡化,便有機會讓病情更難處理。
轉回醫護人員視角,亦絕不好過。每天處理愈來愈多病人,病房爆滿又要加快病人出院,才能騰出病床收急症,可是如今要入院病人的病情愈來愈複雜,吃的藥愈來愈多,要看藥紙又要看報告,容易看漏和搞錯,更怕弄錯病人身份,所有資料都要核對無誤,須要安排的檢查或治療都比前繁多,可用時間卻愈來愈有限。其實,當病人愈多時,就愈難既安全又有效率地加快病人流轉,他們要留院的時間反而長了,形成惡性循環。難怪不少醫護人員寧願去工作量較低的地方工作,又或轉投多勞多得的私人市場,可能有更多時間真正「看病人」。
誠然,這並非香港獨有的問題,全球面對人口老齡化,同樣有醫護荒。其他國家地區一樣在「搶人才」,不少當地勞苦薪低的醫療機構,包括偏遠地區的醫院或療養院,都有人手不足情況。
緊隨科技發展,自然期望愈來愈多醫療工序可以不用人力去做。自動化、智能化成為了能夠提升醫療照顧效能的希望,尤其在COVID-19疫情之中,明顯催化了遠程醫療發展。從醫療角度,智慧醫療已經不得不做;從科技角度,它更商機處處。不過,這並不代表智慧醫療無往而不利。

科技進步,智慧醫療已是大勢所趨,然而推行時應以病人為中心。

就如筆者上篇文章《塔門行》(刊於7月5日)所言,即使如「健康小屋」遠程醫療的原意以病人為先,希望紓緩病患從偏遠地區前往覆診的不便,亦非所有病人接受。始終長者應用新科技仍極富挑戰性,他們未必容易接受改變,對操作智能電話不及年輕人易上手,看小鍵盤小熒幕難免信心不足。而且偏遠地區網絡不及市區,很多地方網絡質素不穩定,病人家裏也不一定有WiFi 。
再看醫護人員一方,要安排遠程醫療背後的工夫並不比傳統門診少。硬件和網絡不難,不過,要先確保一切儀器運作正常,畢竟實體門診有任何狀況可即場解決,遠程醫療出岔子就很容易鞭長莫及。再者,要安排遠程醫療的期與傳統覆診期分開而又要互相配合,病人轉換又不及實體門診快,許多工序都涉及額外工作量,只是相比醫療船和醫療車,遠程醫療當然仍較具成本效益。
病人滯留
剛才提及等待入院病人滯留急症室的問題,大前提當然是病床不足、人手緊絀,那麽智慧醫療又能否幫忙加快病人流轉過程?
我跟同事曾經檢視過整個急症入院流程,由醫生決定病人要入院一刻開始,直至他上到病房床位,中間原來涉及許多步驟,要不同部門配合,包括急症室護士和醫生、入院登記處文員、病房醫生和護士、還有病床清潔和負責病人運送的支援同事。只要其中一方未能配合或「甩轆」,病人便可能出現滯留。
剛提到因應病人特別須要的某種病床出現短缺,會引致要入院病人滯留的情況。這情形在新冠疫情初期尤其明顯,因為男士、女士、感染不同病毒株、懷疑但須等待測試結果的個案、高危而要隔離的有症狀人士等等,為減少交叉感染,須編排到不同病房、病格、以至獨立病室內,只要任何某種病床有缺乏,縱然當刻還有其他病床,有關病人仍然要滯留。
故此,整個入院過程要及時和充足的相互資訊,以前只能靠「一對一」電話溝通,不少時間用在不斷打電話,卻仍然未能知道當刻樽頸在哪兒。最近急症室、病房和支援部門已實現無紙化,加上由前線同事先行、IT同事研發的「急症入院顯示板」,再配合醫管局總部的醫院管理中心,讓不同崗位和位置的同事即時且同時「看見」,繼而能夠有效快捷作出調配和預算。節省溝通時間之餘,亦能準確無誤,兼且可以即時作出行動反應,可謂聯通聯動。
只不過,推行「無紙化」和「急症入院顯示板」初期,並非一帆風順。同樣有同事認為「打字」會減慢其工作效率、電腦登入登出不方便、要適應新工作流程、新工序可能帶來新工作量、資訊未必能一目了然、電腦化缺乏彈性,以及新系統帶來新風險等,甚至有認為這只是管理層用來監察同事工作的工具而已。
創新永遠伴隨風險,改變從來非易事。不過,智慧醫療是大勢所趨,只是推行時要以病人服務須要為中心,也要以幫到同事為依歸。下文再續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智慧醫療非遙不可及,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