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室臨床數據 由「大紙」跳入電腦 電子系統成寶庫 分析數據助診治

唐綺霞醫生 | 2023-08-23

隨着瑪嘉烈醫院的急症室電子系統(eAED)在今年8月底投入運作,全港18間公立醫院急症室正式全面使用eAED,跟以往的紙本病人牌板說再見。
獲授權及有照顧病人需要的醫護人員可以在電腦系統中,對病人資料包括病歷、維生指數等一目了然,而整個急症室運作亦能在系統的儀表板(dashboard)上清楚顯示。
eAED不只是一個邁向「無紙化」的進程,事實上,急症室的病人分流、診治到醫護人手分配、理順流程都有翻天覆地的改革,同時建立了一個大數據寶庫。趁着這個機會,我在此回顧過去逾10年eAED由構思到實行之旅程,讓大家更了解這一套系統對公營醫療的意義。

急症室電子系統(eAED)的儀表板,清楚地顯示整個急症室運作情況。(醫管局圖片)

初衷:手寫資料缺點不少
二十多年前,由我加入醫管局任職急症室醫生開始,一直以來醫生皆把病人的臨床紀錄手寫在一張「A&E卡」上。這個做法在診治上是足夠的,但行政上卻有不少短處。例如費時送遞「A&E卡」至院內不同部門,醫生手寫字未必人人看得清楚而需時去釐清,病人的診治流程更要人手監察核實。而手寫紀錄散落在不同資料夾,醫護團隊難以宏觀地監察急症室人流及運作。
公立醫院急症室一年求診人次逾200萬,數據量之龐大及代表性可謂無可取代,也是一個能促進急症室發展的重要寶庫。可是,人手記錄的病人臨床數據要轉化成為大數據,需花費大量人手及時間。於是,醫管局急症科統籌委員會和一班有志推動急症室電子化的同事,着手研究及籌備,希望探索如何更有效地運用急症室的臨床數據。
試行:重新適應工作流程
傳統「A&E卡」沿用多年,引入電子系統完全顛覆過去做法。幸好,公立醫院的醫護團隊勇於求變。2013年,我們在當時新落成、人流相對少的北大嶼山醫院急症室開始使用eAED。醫生由人手寫「A&E卡」改為將資料輸入電腦,在走向「無紙化」過程中,醫護人員要適應新的工作流程,不過,此舉明顯省卻了同事人手送遞「A&E卡」的時間及勞力。
下個試點是着力推動智慧醫院的天水圍醫院。在此階段,eAED加入了新功能──eList。系統上顯示每位病人分別需要、正在等待及已完成什麼治療或檢查,以紅黃綠燈作為提示,顯示照顧病人的流程中所需工作項目,讓醫護人員更適切及合時地為病人提供治療。
理順流程之餘,eList也能實時顯示急症室運作情況──病人平均等候時間多長?哪種醫療程序最多病人正在等待接受治療或人手較緊張?主管可以透過儀表板即時掌握實況及調配人手,使急症室運作更順暢,病人能及時得到照顧。
各急症室過去數小時其他病人的最長等候時間,亦在網上公開發布,讓市民求診時有所參考。
急症室內,每天有大量家屬前來尋找入院的病人。而eAED另一個重要實際用途就是,可以即時在電腦中知道病人位置及狀況,再也不用在人來人往的急症室內「大海撈針」。
未來:預測病人情況
隨着「十年醫院發展計劃」中的急症室翻新項目落實以及新醫院落成,eAED陸續在公立醫院全面使用。回看過去十多年,我們必須感謝同事不辭勞苦,為了革新及改善急症室服務埋首研發及改進eAED。另外,全賴所有醫護人員投以信任一票,願意使用這個顛覆傳統的新系統,eAED才能走到今日。

全香港十八間公立醫院急症室正式全面使用eAED。(醫管局圖片)

18間急症室全面運用eAED是一個里程碑,亦代表醫管局會積極走進下一個階段。
首先,eAED內的模組仍有發展空間。其次,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盛行的時代,我們掌握着巨大數據庫,希望可以緊貼科技,以數據驅動(data driven)急症室運作。醫生可以透過大數據的分析及預測,為病人提供更適切治療。目前急症室有分析X光片、識別髖關節骨折的人工智能系統,類似系統亦會陸續推出。期待公立醫院能更充分地使用珍貴的病人臨床數據,為廣大市民帶來更準確、更快捷的醫療服務。
撰文 : 唐綺霞醫生_醫院管理局高級醫療信息經理

[信健康] 急症室eAED系統助診治,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全香港十八間公立醫院急症室正式全面使用eAED。(醫管局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