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家庭傭工 長者情感依靠
隨着老齡化加劇和家庭照護者短缺,外籍家庭傭工(下稱外傭)在世界各地逐漸成為長者照護的重要力量。早前有數據顯示,本港主要由外傭照料的長者約有18.3萬位。據立法會委員會統計,2016年本港單身長者家庭中有9.7%聘請了外傭,該比例是1995年(2.5%)約4倍;因應本港對於長者照護的巨大需求,該數據預計將進一步增長。
根據與僱主簽訂的勞動合同,外傭一般為全職及居家的家政服務提供者,從事清潔、做飯、洗衣及照護有需要之家庭成員,如長者、兒童等。全球約有1150萬名外傭,約半數服務於阿拉伯國家、北美、北歐、南歐和西歐地區。在香港,外傭總數近34萬,主要來自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發展中國家。
彌補缺位
長者照護中,社會各界主要關注長者的醫療與生計問題,鮮少注意到長者中高發的孤獨感情況。孤獨感是個體主觀感受到的實際社交和期望社交之間的差異。
由於社會參與和社交活動減少、與朋友家人分離等問題,長者中存在較高孤獨風險。
同時,在長者中,經歷孤獨與較高死亡率、認知衰退、焦慮和抑鬱等風險相關。研究表明,26%至42%長者中存在孤獨問題。年齡增長、女性、獨居、喪偶或離婚以及低社會支持等乃孤獨感的危險因素。近年來,隨着外傭為長者提供照料服務的普及,僱用外傭是否與長者孤獨感有關,引起了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研究團隊的興趣。
「社會關係護航模型」指出,每個人周圍的人都構成一個動態網絡,稱為「航隊」,這些人可以向個體提供和尋求支持,影響個體幸福感。其中與個體愈親近的人能夠產生的影響愈大。傳統意義上,家庭成員支持是長者提升幸福感、抵禦孤獨感的主要保護因素。
然而,當代的小型家庭規模減弱了家庭成員支持長者幸福感之能力,另一方面,外傭其實為長者提供接近每天24小時無間斷照護,並與長者有着持續不斷的社交接觸,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家庭支持的缺位。
此外,該模型中人際關係的質量亦發揮重要作用,基於以上理論,研究團隊假設家有外傭、與外傭關係質量高者可能與較低的孤獨感水平相關,並設計了一系列研究以檢驗該假設。
降孤獨感
在一項橫斷面研究中,研究團隊向本港社區招募到380位長者,收集他們的年齡、性別、婚姻狀況、工作情況、教育程度及社交網絡狀況等,並測量他們的孤獨水平。
研究發現,12.6%長者家中有外傭,而每3位長者中就有一位正在經歷中度至重度孤獨。校正前述危險因素後,家有外傭的長者孤獨感顯著低於未有外傭的長者。
研究結果提示外傭有機會成為現代社會中緩解長者情感孤獨的親密依靠者。
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聚焦家有外傭的長者,進一步探索長者感知與外傭關係質量與其孤獨水平之間的關係。
該項橫斷面研究邀請到家有外傭的178位長者參與。
研究結果顯示,長者感知與外傭關係質量較差者,超過一半的長者正在經歷孤獨。對前述危險因素進行校正後,研究發現長者感知與外傭關係質量愈高,其孤獨水平則愈低。結果表明,在家有外傭的長者中,改善其與外傭的關係質量有助於促進他們融入社會,降低孤獨感。
互惠情誼
研究團隊亦有傾聽外傭聲音,關注她們在長者照護中的感受。從外傭角度出發,研究團隊通過質性研究,探究其對自身工作經歷的體驗。研究對11名女性外傭進行了深度訪談。
通過主題分析,得到外傭對長者照護工作認知的三大主題:一是「不可避免的功能商品性」,揭示了外傭對長者照護工作的具象商品化;二是「註定互惠的情誼」,表明了外傭致力於長者和家庭照護的能力和誠意;三是「商品式相伴的時有時無」,顯示外傭在長者照護中間歇式尋求意義,其中功能性目的和情感參與交替成為外傭長者照護工作的焦點。
本研究佐證了外傭從任務導向的關係,到為長者提供陪伴之轉變的心路歷程,並探討了外傭和長者之間,以道德價值的情感互惠為基礎之親情式關係發展過程。
綜合團隊的研究,可以發現外傭在本港長者照護中的作用不容小覷。以往業界對於外傭的認知以家政服務提供者為主。而我們的量性研究驗證了基於理論模型的假設,發現家有外傭及與外傭較好的關係質量,均與長者較低的孤獨感相關。通過對外傭的質性研究,亦了解到其與長者之間親情式關係的發展具有可行性。
鑑於本港長者中普遍存在的孤獨現象,研究結果支持在長者照護中,應重視外傭的作用和與外傭的關係質量,全面關注和支援長者身心健康。
此外,後續干預性研究亦可以考慮採用雙方干預策略,讓長者和外傭共同參與,提升長者與外傭的關係質量,藉此降低長者孤獨感。
以上研究均已發表在經同行評議的國際期刊上,為後續外傭和長者照護相關政策制定和研究的開展提供科學依據。
撰文 : 張友娟博士_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何學文教授_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信健康] 外傭支援長者健康,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