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都市人 休息之道
香港曾被評選為「全球最勞累城市」,人們的生活工作繁忙勞碌,最讓人盼望的是一個假期。
但不少人反映,放假在家躺平累,吃美食也累,出門旅遊購物都覺得累,為什麼休息後身心的疲倦沒恢復呢?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什麼才是真正休息呢?
疲倦與空虛
《說文解字》說:「休,息止也。息,喘也。」休的字形是人靠在樹木上,表達身體的歇息。呼吸氣息可反映心神狀態。人緊張之時,呼吸急促而粗淺;身心放鬆的時候,呼吸深長而和緩。好的休息讓身心同時得到滋養。在現代社會更多是緊張的腦力勞動,勞神思慮多;而生活中各種情緒、壓力、慾望等,又成為精神內耗的助力。現代社會的工作模式,帶來較多心神的疲倦。
休息時人們希望犒勞自己,或沉浸於電子遊戲的世界、網絡視頻,或縱情美食,又或參與刺激的活動;有些人則熬夜玩耍,似乎要將平日本想休閒的時間補回來。這些做法短時間內使精神振奮,但過後又迎來深深的疲倦和空虛。
暫停身心內耗
縱情聲色嗜慾,刺激感官所得的歡愉,其實對身心造成更多消耗,並不能解決疲勞,故《道德經》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故在休息時,更需要的是養神,放下過多思慮,減少感官刺激,做些輕鬆運動,接觸大自然;或培養一些興趣,讓心神處於安寧、放鬆自在的狀態,精神自然就充盈飽滿,即《清靜經》所謂「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如單純依賴藥物解決身心疲倦,則往往不如人意。
明代虛勞專著《理虛元鑒》中,針對人的性情之偏,提出調養建議:「其在盪而不收者,宜節嗜慾以養精;在滯而不化者,宜節煩惱以養神;在激而不平者,宜節憤怒以養肝;在躁而不靜者,宜節辛勤以養力;在瑣屑而不坦夷者,宜節思慮以養心。」調整情緒的失衡和嗜好的偏頗,暫停身心內耗,讓心態回歸中道,方能在假期得到充分休息。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講師
[信健康] 有效調息身心內耗,中醫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