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

陳綺華、黎錦偉 | 2024-03-08

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適用於心臟結構出現問題的病人。此病屬慢性疾病,泛指心瓣或心臟結構有缺陷或功能異常的情況,成因可以先天或後天性,隨着年紀增長而發生。因全球人口老化,該病愈發常見。最多見的結構性心臟病如心房中隔缺損,主動脈瓣膜狹窄及二尖瓣反流等。中度至重度結構性心臟病患者會出現氣喘、胸痛、腳腫或暈眩等心臟衰竭症狀。診斷方法如心臟超聲波檢查,評估異常心臟功能和結構上的問題。

以往,治療結構性心臟病一般會為病人施行傳統開胸手術,惟未必適合某些高風險、不宜接受傳統手術的體弱病人。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屬微創手術,為此類病人提供多一個選擇。好處是傷口較小,且不用接受體外血液循環術,及不會在胸部留下永久疤痕,能縮短術後康復及住院時間。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包括主動脈瓣膜植入術、二尖瓣關閉不全瓣夾、三尖瓣關閉不全瓣夾、左心耳封堵術、房間或室間隔缺損封堵器植入術等。心臟科醫生會於病人腹股溝穿刺,再置入導管,將人工心瓣或瓣夾,或所需儀器放於心臟內相應位置。

本年成功個案:74歲陳先生去年受腳腫及氣喘困擾。經診斷後,確診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並有心臟衰竭症狀。透過一連串術前評估,於去年9月接受經導管進行主動脈瓣膜植入術。人工主動脈瓣膜成功於導管經腹股溝置入,手術後腳腫消退不少,氣喘問題亦得以改善,留院6天後便順利出院。

總結︰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發展愈見成熟,期望未來能有更多病人受惠。

作者分別為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院員(心臟科)、香港護理專科學院院士(心臟科)

[信健康] 淺談心臟病介入治療,護理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