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提高警惕 注意學子精神健康

陳仲謀醫生 | 2024-09-03

酷熱未減,暑假已經結束,莘莘學子又重新上學去。其實,有些中學的高年級學生早已在8月中回校「補課」。總言之,香港教育制度不斷改革,教育局不停推出新指引,萬變不離其宗,就是以「成績為本」,而讓學生「開開心心」上學去的理想,始終是紙上談兵。

香港教育制度不斷改革,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以「成績為本」。(中通社圖片)

另外,COVID仍然在社區潛行,伺機襲擊;在暑期中日本曾有小型爆發,學童隨父母旅遊東瀛,務必防止受感染,以免造成學校有停課危機。

筆者三句不離本行,要提醒所有持份者不要忘記舊年開學不久,學童自殺率突創近年新高,震動社會,當局要到12月,才緊急制定臨時應對機制穩住陣腳。可惜,這個機制仍然停留於「臨時階段」,政府似乎還未有跡象去訂立長治久安的辦法,去有效防止學生自殺行為,減低死灰復燃的風險。政府應盡早全面檢討和優化上述機制的成效。

從長計議 集思廣益

基於「前車可鑑」,以免重蹈覆轍,民間可以討論現行機制的優劣,向有關部門提出改善建議。政府在2023年尾推出3個層面緊急應變措施,分別由醫衞局、教育局和社會福利署負責:第一層在中、小學裏及早辨識有高危自殺傾向的學生,作出特別照顧;第二層是學校無力解決問題時,就要立刻邀請外援協助,例如專業志願機構的介入;第三層算是新猷:在緊急情況下,校長發現有學生出現嚴重精神問題,例如有輕生念頭,便可以透過熱線聯繫醫管局,迅速尋求解決的辦法。

2024年初起,學童自殺率暫停上升,學界穩住陣腳。5月,政府公開相關數字指出:第二層的防禦機制,學校透過教育局,轉介給志願專業機構處理的求助個案計有106宗,再由社會福利署跟進。同樣,醫管局透露接獲校長要求緊急協助的宗數達254宗;校長致電諮詢的案例有93個。這些初步數據有什麼含意,暫時無從得悉,但顯示政府有做實事,而機制也有人操作運行,成果不容置疑,卻仍然停留於「臨時階段」。當試驗期滿,當局繼續延長這個臨時措施,原因何在?社會還未得到具體的交代。

回顧2023年學期初發生的多宗悲劇,官民應保持警惕,因應衍生的防護機制,倉卒構建,有「亡羊補牢」意味,讓社會感覺到這是短期和暫時性的操作;當局延期的舉措,又沒有表示將有增益及改善的地方,令大眾市民摸不着頭腦,懷疑臨時措施有可能變成恒常政策?「亡羊補牢」的措施是應變的方法,主要治標,以紓緩當前危難;而治本需要持份者從長計議,集思廣益,屬長遠策略。

當局應對校園精神健康問題的辦法亦分為3個層次,分別是普及性、選擇性和針對性,即由較簡單的精神健康教育,發展為篩選和評估學生情緒問題,以便特別照顧;最後是提供針對性醫療服務。上述措施是恒常機制,早在2023年學期爆發不幸事件前已經存在,間接反映其中有相當多不足之處。

一之謂甚 其可再乎

去年學童自殺率上升,只是社會大環境的「冰山一角」;歸根究柢,大環境的氛圍不理想,諸色人等都受到不同精神困擾,由負面情緒發展成程度不一的焦慮和抑鬱。「上樑不正下樑歪」,兒童首當其衝。就宏觀角度看香港精神健康服務,實屬差強人意,單獨處理中、小學生的精神問題,而忽略整體,只會捉襟見肘,使本地精神健康服務,永遠停滯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流水作業。

開學伊始,持份者都應該嚴陣以待,因為「一之謂甚,其可再乎」!現時的保護機制暫時僅可應付,如果又有突發事件,情形可能非常嚴重,所以建構一個穩固的防禦網,才能一勞永逸。要改善全民精神健康,當非一蹴而就,但總要面對現實,迎難而上,正是「上醫治未病」;在資源調配上,長遠以言乃「除笨有精」。「預防勝於治療」是金科玉律。

筆者歷年都呼籲教育當局,積極考慮在初中、高小學的課程,規範化引入精神或心理健康教育必修科(可以不考試),目的使學生明白什麼是壓力、情緒失衡、精神病、反歧視;最重要掌握求助的途徑,了解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及其他心理輔導人員擔當不同的治療角色。這些工作一定要通過政府「跨部門」協作,才可以成事。「醫、社、家、校」的適當配合,才可發生效用。家長作為兒童的表率,也必須以身作則,保持正向思維和樂觀生活態度。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淺談學子精神健康,情緒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陳仲謀最新著作《疫時代精神海嘯》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