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即興創作 體會無限可能

蘇瑞雯 | 2024-09-20

偶然仍會被問表達藝術治療是否看圖猜心理?

答案:這只是其中小部分,作品可以反映一種心理狀態,但並非全部,藝術治療包含多個元素,當中創作過程是一個重要主體,透過專注於藝術創作過程,如同在安全空間下紓緩當刻情緒及壓力,發揮療癒之效。治療師亦會觀察參加者在創作過程中的變化,適時微調治療方向。

藝術治療另一微妙之處,是透過創作過程所啟發的反思及自我察覺,通過分享,可釋放更多感受及體會,期間治療師會運用各種技巧啟發參加者。無論帶領治療小組或單對單個案,我喜歡視此為陪伴參加者進行人生探索之旅,可能是成長、走出哀傷、克服焦慮、走出抑鬱、跳出框框等等,究竟是什麼主題?當然視乎參加者求助原因及治療目標。

有些個案說:「我唔識畫畫、唔識唱歌跳舞……可以嗎?」我會說:「放鬆心情享受過程即可,幻想變回孩童年代,眼前看見什麼都可以變成創作。」

接受不完美

記得5年前畢業,當上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時,初出茅廬,心情緊張,每次也會費煞思量,精心構思每個藝術治療的細節以實踐治療目標。後來慢慢發現構思固然重要,但能否在頃刻之間聯繫個案當下的心理狀態,適時調整更為重要。有時候甚至在治療室內隨手拾起各樣物資,即興創作,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泡泡畫吹出無限變化,這是治療師的泡泡作品。 (作者圖片)

這天,高興看見她重拾孩童時候單純地玩的快樂感覺、享受吹泡泡的樂趣、讓長期壓抑的情緒盡情地吹出來,臉上笑容變回小孩般真摰燦爛!誰說畫畫一定要用筆?原來用洗潔精加水加顏料,一支飲管一隻杯,已經可以用來創作。在玩泡泡畫的背後,除了希望個案能體會放鬆身心的感覺,更盼望她在過程中,勇於嘗試,學習接納未知及接受不完美,儘管今次創作出現落差,下次我們可以再嘗試其他方式。現實生活中,可能有很多框框令人感覺窒息,甚至自我封閉,但希望透過不同創作方式,能夠讓她重拾勇氣體會生活中的無限可能!

作者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重拾勇氣突破自我,情緒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