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鏡子?
「醫三百」專欄是從2015年春天開始的,至今寫了百餘篇。上月底我向編輯部... -
醫生、醫療、公共、香港
區聞海昨天應邀為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作一個簡短的演講。自從來了中文大學做生命倫... -
-
-
精神創傷疫潮
區聞海在連月的激烈對抗中,我們很難充分認知這幾個月的集體創傷會有多大多深的精神... -
怎樣看年輕人自殺
區聞海香港這個6月,黑色而且慘烈。當我在想着這一篇寫什麼時,讀到與反對《逃犯條... -
-
-
弘一法師的「悲」字
區聞海6月12日,年輕人和學生走出去以卵擊石流血收場那一天,我只在晚上9時許在... -
好醫生,好年代
區聞海昔年在九龍醫院的資深同事陳乃圭醫生於5月21日去世。 5月初,在醫管局研... -
-
-
如何為「規劃失誤」平反
區聞海在早前醫護人員群起抗議沸沸揚揚時,我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被問到:「其實醫院爆... -
如何為「開會」平反
區聞海當醫護人員對工作情況的不滿迸發出來,也就迸發出不少針對醫院行政的怨懟,拳... -
藥神、藥廠、藥物名冊
區聞海《我不是藥神》去年在內地大熱,逾30億元(人民幣.下同)票房佳績還是餘事... -
返老還童
區聞海人人都說,比起以前,現今60歲還很年輕;接下去便說,60歲退休太早了。不... -
倫理挑戰
區聞海醫學專科學院25周年有豐富的醫學研討節目,其中一節探討未來醫學領袖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