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娃療癒心靈

曾是「兒童專屬」的洋娃娃,竟成為不少成年人的心頭好,無論辦公室或家中,可愛小娃娃隨處可見,這或許與我們的心理和心靈需要息息相關。可愛的物品不單吸引眼球,更可帶來療癒效果;圓臉大眼、儍氣的娃娃確實可愛,人天生就覺得可愛事物有強烈吸引力,能刺激大腦獎勵機制,釋放多巴胺,帶來快樂及放鬆感覺。
從心理學角度,這亦是一種投射。我們不自覺間把情緒寄託在公仔上,它們頑皮的樣子或許反映我們內心的反叛,柔軟外表則滿足我們對溫柔和善良的渴望。我治療過一位單身女性,她迷上收集卡通公仔,後來發現這源於小時候父母陪伴她的時間很飄忽,公仔成了她放心親近又不會失去的夥伴。換句話說,我們所迷戀的,不僅是一隻公仔,而是它所承載的某部分自我或需要。
這股熱潮亦可能反映幾個心理需求。第一是安全感:一個柔軟可愛娃娃能在變幻莫測的生活中提供實在的安慰;其次是童真,成年人面對壓力時,容易被與童年相關的物品吸引,因為它們讓人感受「時光倒流」,重拾小時候的單純美好;此外,收藏帶來的掌控感對經常於現實感到無力的人尤為重要;最後就是歸屬感,參加展覽、交換收藏、一起討論,不知不覺凝聚一個小社群,這種歸屬感能夠填補都市人的孤獨感。
喜歡洋娃娃本身並無不妥,我們必須記得,真正的情感連結來自現實。花時間與家人和朋友互動,才是滋潤心靈的真正力量。運動、建立興趣、靜觀和社交活動,能與這份「娃娃療癒」互相配合,幫助我們更全面照顧心靈。一隻小娃娃的流行提醒我們,生活忙碌之餘,應留出一片空間慰藉內心需求。精神健康在這個年代不可或缺,它實在能幫助你走更遠的路。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娃娃療癒或可照顧心靈,精神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