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腎藏精氣

陳皓天醫師 | 2024-12-30

腎臟有封藏、通於冬氣的特性,若能順應腎臟自身的功能特點,則自然能養好腎臟,使精氣神更加飽滿。

《黃帝內經》說「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中醫十分強調天人相應,《內經》指出「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髮,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言簡意賅地說明了腎臟功能和養生要點。

冬藏之道

四時規律變化為「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對應《內經》提出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氣」的寒乃陽氣潛藏所致,日照時間逐漸減少,人體的氣也同步的「藏」。

《說文解字》說「蟄,藏也。」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腎臟有封藏精氣作用,把先天和後天之精氣藏於下焦,好比把賺來的錢放進銀行儲藏,不會隨便動用,以備不時之需。當精氣有餘則能上榮於髮,使頭髮烏黑亮麗,也使骨髓充滿,都是腎氣充盈的外顯現象。若長期耗散精氣,如熬夜、累了還不休息、經常喝提神飲料、劇烈運動太過等,則會損傷腎氣,影響精氣收藏,使人日益衰老。腎氣虛弱容易表現出疲倦乏力、四肢怕冷、腰膝痠軟、鼻敏感、咳喘、白髮脫髮、耳鳴耳聾等。

腎氣虛弱容易表現出疲倦乏力、腰膝痠軟、咳喘、白髮脫髮、耳鳴耳聾等。

腎臟的封藏作用是人體性命之根,也是治療諸多疾病的關鍵因素,而人要保持身心健康,則需要順應天地自然的陰陽變化規律。

腎臟與冬季相應,人在冬季宜刻意讓自己進入蟄藏狀態,減少工作,增加休息,既避免體力勞動或運動太過,也刻意減少思緒,讓注意力收攝,心靜則神藏,如此才能調和陰陽,不過分耗散陽氣。

除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陰陽動態平衡,一日之中的陰陽消長也是按照四時規律,故日落後亦應刻意讓自己安靜收藏,養足精神。

生生不息

「休息」是許多人不習慣的事情,總覺得耗費了時間、十分無聊、沒有生產力,同時這是大自然的法則,假如只有夏天而沒有冬天、只有勞作而沒有休息,大自然和人體又怎麼可能生生不息?

道法自然,天人相應,此乃亙古不變的中華智慧。

願我們都能知道、悟道、行道!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冬季養腎保健康,中醫資訊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