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適此時

大暑將至,此時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期間,中醫學中有「冬病夏治」之說,針對治療因陽虛而每逢冬季便發作的疾病,例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應激性腹瀉、風濕痹證、蕁麻疹等,此時就是治療的最佳時機。
「冬病夏治」意義在於利用夏季炎熱的氣候,乘人體陽氣旺盛的時機,治療和預防在冬季容易發作或加重的疾病。這是以「春夏養陽」的中醫理論為基礎,在陽氣最旺盛的夏季,透過內服或外治的方法來調整人體陰陽平衡,增強抵抗力,從而達到預防和緩解冬季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理論基於:
一、天人合一:人體與自然界是相互聯通,人體健康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夏季陽氣旺盛,是人體陽氣最充沛的時期,此時治療冬季易發的寒性疾病,有事半功倍效果。
二、春夏養陽:人體寬陽氣在春夏兩季生發,秋冬季收藏。於夏季陽氣最旺盛時,施以外治或服藥,可促進陽氣生發,增強人體對寒邪的抵抗力,從而預防冬季好發的疾病。
三、扶正祛邪:透過敷貼藥物或針灸等方法刺激穴位,可調節經絡,達到扶助人體正氣,祛除體內寒邪的目的。
誰適用「冬病夏治」?幾乎所有陽虛嚴重者也適合,其他病症包括:
一、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等。
二、筋骨病:如關節炎、骨質增生、頸椎病、肩周炎等。
三、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痛等。
四、虛寒體質:如手腳冰冷、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等。
五、過敏性疾病:如處於穩定/平靜或非發作期的濕疹患者、蕁麻疹、風赧、皮膚易過敏者。
六、其他:痛經、遺尿、小兒體虛易感冒等。
冬病夏治常見方法:
一、三伏天灸:利用夏季的三伏天,在特定的日子,於穴位上敷貼辛溫、逐痰、利氣的中藥,以達到溫陽散寒、通經活絡之目的。
二、內服中藥:根據個人體質,服用合適的中藥方劑、藥膳等進行調理體質。
三、艾灸:通過艾灸特定穴位,溫暖經絡,驅除寒邪。
四、拔罐: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
五、針灸:針刺或艾灸穴位,調節經絡,達到治療效果。
作者為註冊中醫
[信健康] 冬病夏治令陰陽平衡,醫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