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可以不過敏(三)

前兩期文章提到鼻敏感可分為乾燥性和濕性兩大類,以及乾燥性鼻敏感特徵和生活應對方案,這次終於輪到介紹濕性鼻敏感。
水是人體構成的重要部分,我們身體各個器官、細胞都需要水份。因此,當我們形容體質很「濕」時,並非指體內有太多水份,而是指身體水液處於不流動狀態。有句說話叫「流水不腐」,用以形容身體水液也十分貼切:身體流動的水份是養份,而不流動的水份是負擔。
大便變得較黏
我們要知道身體是否有積水問題,並非想像中那麼困難,也不需要精密儀器,只需花點時間留意自己身體發出的訊號:排出物狀態。排出物包括鼻水、痰液、汗、面油、尿液和大便。當身體積水增加時,分泌物會增多,大便變得較平常黏,小便變濁,身體表面摸上去也有黏的感覺。因此,濕性鼻敏感除鼻水大量增加外,從其他排出物亦可看出端倪。
要讓濕性過敏改善,就要懂得治水之道。治水有兩個大原則:讓水份排走,增加身體運輸水份能力。多數人都知道前者,例如在濕度高日子飲用一些去濕湯。然而,只有少數人知道後者。恢復身體處理積水能力,讓機能動起來,才是王道。如何讓身體運水能力開始運作?答案就是要讓心臟和脾臟強大起來。當心和脾有足夠能量,就能讓積水消失於無形。

因此,如果病情屬於濕性鼻敏感患者,就要好好善待心臟和脾臟。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減少積水?可以留意以下三點。第一,多食有化濕作用的香料。第二,減少讓腸胃受寒,也就是避食生冷食物。第三,多花點時間呵護一下身體上的經絡——脾經。如何在生活上具體做到以上三點?下回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