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補養陽氣?

陳皓天醫師 | 2024-06-17

都市人陽氣虛弱原因很多,不論久處空調環境、熬夜、久坐、吃冰淇淋、喝冷飲,還是生活中充滿擔憂、壓抑、恐懼不安等,皆會使陽氣不知不覺地損耗,容易手腳冰冷、頸緊、肩膀痠痛、鼻敏感、痛經等。補養陽氣並非易事,例如身體虛寒的人在吃補藥後,可能因為虛不受補而變得熱氣上火,也意味着補養陽氣在更多時候需要循序漸進、慢慢補起來。

補陽若操之過急,可導致陽氣行散太過,損傷陰津而變得熱氣上火,或使陽氣難以收藏,使人過於亢奮、心煩失眠。舉例而言,假如一個從不運動的人,突然決定跑馬拉松以「提升陽氣」,最終只會瞬間把本來就稀少的陽氣耗散掉,甚至虛脫而亡。過程中陽氣雖被啟動,卻處於消耗而難以斂藏的狀態。

陰陽互根
由此可知養陽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從陰到陽,可先從放鬆身體、拉筋開始,讓身軀逐漸柔軟活化,再開始散步、緩步慢跑,隨後才漸進增加運動的長度和強度,前後均配合暖身與緩和運動,透過身體可接受和負荷的方式,剛柔並濟,才不會損傷軀體,亦不會增加挫敗感。明代醫家張景岳總結「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實在充滿智慧。

所以傳統養陽常以輕柔運動開始,甚至學習呼吸的方法,如腹式呼吸、吐納、氣功等法,調和內在氣息,使上下陰陽交通,方能陰陽並濟互生。

從最簡單開始
陽氣不足的人經常缺乏動力,很容易疲倦、也相對容易中途放棄,較難養成持之以恒的習慣,甚至因而自責而陷入了惡性循環。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關鍵就是讓養陽氣變得簡單。以往每天一杯的冰冷飲品改為少冰、去冰;每晚開冷氣則稍微提升溫度,或讓房間清涼後就關掉;從不做運動改為每天走路5分鐘,又或在家中原地慢跑5分鐘等,愈容易就愈能讓自己持續下去。

養陽氣可從日常生活做起,如冷飲改為少冰、去冰。

如此陽氣能逐漸啟動,自己亦能看見轉變和進步,給予一己正向回饋,最終以更大的包容、涵養與接納陪伴自我增加陽氣,陰陽調和並濟,更容易展開生生不息的循環。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養陽氣可從日常生活做起,中醫食療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