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阮涼瓜炒牛肉 寒熱相濟 補瀉平衡

苦瓜又稱涼瓜。想控制血糖及養生,一年四季都可吃適量,因現代醫學發現它有助減重、調血糖、清熱降火,讓苦瓜變成「四時養生佳品」。
廣東江門蓬江區杜阮鎮,以出產「杜阮涼瓜」著名,與普通涼瓜相比,皮薄肉厚、色澤翠綠,難得是「苦中帶甘」,印證《黃帝內經》所言:「苦以泄,甘以補。」因此被推崇為夏令養生佳選。
翻查清宮御膳紀錄,乾隆帝愛吃苦瓜,出現過「苦瓜炒」為佐膳。在宮廷,夏季是帝王最需調護之時,因炎暑鬱熱,若飲食不慎,易口舌生瘡、心煩失眠,御醫多以苦瓜入饌,以瀉心火、清胃熱。為何「涼瓜炒牛肉」為「陰陽相和」之配?《本草綱目》曰:「苦瓜,苦寒無毒,清心明目,解勞熱。」涼瓜性寒,歸心、脾、胃經,可清暑熱、除煩渴;牛肉性溫,補脾胃、益氣血,《本草求真》稱其「補氣之要品」,二者同烹,正好形成「寒熱相濟、補瀉平衡」。涼瓜之苦寒:清瀉火熱,化解牛肉溫補之燥;牛肉之溫補:扶助脾胃,避免涼瓜過寒損中,兩者相合,一清一補,最合宮廷「調和陰陽」之法,亦是御醫強調的「中和之道」:食物非在單純補瀉,而在寒熱平衡,杜阮涼瓜炒牛肉便是典範。

現代營養學對杜阮涼瓜的研究,發現其含有:
一、苦瓜苷:具「類胰島素」作用,能調節血糖,對糖尿病患者有益。
二、維生素C:含量比一般苦瓜高,具強抗氧化,有助提升免疫力等。
三、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
而牛肉則提供優質蛋白、鐵質與鋅,有助補血強筋。與涼瓜結合,不僅可解熱降火,還能兼顧營養,與中醫「補中寓瀉」的思想不謀而合。
御廚烹調竅門
御膳房對苦瓜的處理極為講究。若苦味過盛,皇帝難以下嚥;若去得太盡,又失清熱之效。因此御廚常用四法:
一、鹽水浸泡:切片後略加鹽拌勻,靜置片刻,瀝去苦汁,苦味減半。
二、快火急炒:牛肉先以薑汁、酒漿醃製,快火爆炒,保持滑嫩。再入涼瓜急炒,既保翠綠爽脆,又不生澀。
三、佐以蒜片、豆豉:蒜能助陽驅寒,豆豉則化濕醒脾,與涼瓜共用,更添香氣,亦平衡寒性。
御醫叮囑,涼瓜不可久煮,否則苦寒過甚,快炒至「翠而不軟」為度。涼瓜性寒,多食會傷脾胃,建議成年人每周適宜食用2至3次,每次100至150克,既能發揮清熱之效,又不致損中。適合夏季煩熱、失眠、目赤口瘡者,以及糖尿病、肥胖及血脂偏高。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者、孕婦體質偏寒者均不適宜,月經期間女性不宜多食,以免加重寒凝。
杜阮涼瓜炒牛肉不僅是養生佳餚,更能清降心火、調和陰陽,並提醒世人:人生宜先苦後甜,年輕時刻苦耐勞,打好根基,中老年後,便苦盡甘來。
作者專研宮廷秘方
[信健康] 涼瓜炒牛肉寒熱相濟,中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