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食桑葚
李思齊教授時值春夏之交,正是桑葚上市季節,應時而食桑葚,可強身健體、駐容養顏。傳說... -
糙米抗疫又養生
李思齊教授新冠防控期,要做好飲食防護,可多食糙米來助抗疫。新冠患者臨床有咳嗽、發熱... -
-
-
「菜中靈芝」藠頭
李思齊教授俗話說:「餐前飯後食六顆,不打郎中門前過」,什麼東西這麼神奇呢?其實只是... -
立夏吃白瓜「清熱」
李思齊教授今年5月5日,是立夏,這日始氣溫日漸升高,而西葫蘆號稱「天然健康食品」,... -
-
-
「瀨尿蝦」補腎壯陽
李思齊教授蝦蛄,即「瀨尿蝦」,甚補腎壯陽、增強免疫力,適合近月多吃。這因每年的4月... -
羅漢果之養生
李思齊教授上期說到,羅漢果可用於新冠患者癒後的調養,因新冠患者剛癒後,還常有咳嗽、... -
-
-
中Omicron後的調理茶
李思齊教授疫情下,如得了Omicron,因其主要影響患者的上呼吸道,可食用以下羅漢... -
新冠調理湯(肺胃兩虛)
李思齊教授新冠的「氣陰兩虛」和「脾肺兩虛」患者,其病癒後的調理,宜分別用「沙參玉竹... -
新冠康復湯(肺脾兩虛)
李思齊教授上期說到,新冠康復者,如有「氣陰兩虛」症狀,宜食用「沙參玉竹湯」調理。而... -
新冠康復期「調理名湯」
李思齊教授近日,本港的疫情嚴重。幸好,絕大部分人能「自我隔離後」得以康復。但有什麼... -
防後母「陰濕」
李思齊教授上期提到初春氣候,冷暖無常,俗稱「後母面」,故初春,要提防「後母」的濕寒... -
初春防「濕寒」
李思齊教授初春氣候,冷暖無常,俗稱「後母面」。宜提防「後母」的濕寒來襲。中醫認為,... -
中醫談「磨牙症」
李思齊教授磨牙症(Bruxism),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很多人視為小事,不理會,... -
春吃「黃花」好處多
李思齊教授初春時節,大、小黃魚開始陸續上市,俗稱「報春黃魚」,此時,正值黃魚產卵前... -
疫情下:「三七」防瘀滯
李思齊教授疫情影響下,很多人沒有外出鍛煉,加上大凡冬至春初,人之機體易瘀滯,使原本... -
春吃「旺菜」
李思齊教授貽貝,是一種常見的海鮮,在春天最肥美,俗名淡菜,但港人嫌其意頭不佳,更願... -
過年食蛤蜊
李思齊教授在著名女作家張愛玲(1920至1995年)的作品中,這樣寫道:「過年吃蛤... -
鼻涕顏色知健康
李思齊教授天寒,流鼻涕的機會大增。鼻涕和痰一樣,令人憎厭,卻又擺脫不了,尤其是在氣... -
食馬蹄防治腎石
李思齊教授馬蹄,又叫荸薺,南方稱「地下雪梨」,北方則稱「江南人參」,有清熱養陰、生... -
艾灸湧泉穴
李思齊教授2021年傳統的「三九」養生時段,「初九」在2021年12月21日始的1...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