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醫學與糖尿病

陳靖邦醫生 | 2024-10-18

營養管理是糖尿病控制的基石,這並非單純的節食,而是根據個別身體狀況、血糖控制目標和營養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

例如一位50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肥胖超重和空腹血糖長期偏高。可以採用低升糖指數(GI)飲食,如糙米、蔬菜和粗糧等等高纖維食物,和減少白米飯、白麵包等精製碳水化合物攝入。同時增加魚類、豆類和瘦肉蛋白質的攝入,藉以增強飽腹感和肌肉量。並根據血糖監測結果調整飲食。

另外,每天運動不僅有助於控制體重,更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建議結合有氧運動和抗阻力訓練。

例如一位60歲體力較弱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建議從每天30分鐘的快步行開始,逐漸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同時進行一些輕度抗阻力訓練,如使用水樽做運動,以增強肌肉力量和骨密度。不過,要注意運動後血糖變化,因此雖監控運動後的血糖,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還有定期監測血糖水平,例如空腹血糖和餐後兩小時血糖水平,可以幫助患者了解自身血糖變化規律,並及時調整飲食和藥物治療。舉一例子,一位在職糖尿病患者在工作日午餐後血糖總是偏高,故此建議減少午餐的白飯類碳水化合物份量,或者調整藥物劑量。通過持續監測和調整,可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從而降低併發症風險。

另一方面比較少人注意,原來壓力和睡眠對血糖水平都有顯著影響。生活壓力可導致體內釋放荷爾蒙,從而影響人體內血糖水平。因此學習應對壓力的方法至關重要。

此外,睡眠不足都會讓血糖升高,所以建議每一天應該保持7至8小時的睡眠時間。

作者為註冊西醫

[信健康] 壓力與睡眠影響血糖, 醫生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